• 54阅读
  • 0回复

“乘大潮”者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17
第8版()
专栏:

“乘大潮”者戒
宋志坚
人民日报发表记者来信,批评了一些人借“学习”、“参观”之名,行公费旅游之实。据“来信”反映,从2月28日至3月2日短短四天中,到浙江海盐衬衫总厂“学习”步鑫生改革精神的已达二十多批,计八百多人次,“参观”富阳县供销社体制改革的也“突然猛增”。为此,浙江省委领导同志呼吁:“希望有关方面对参观先进单位的活动严加控制。”
记得赵春娥的事迹公诸报端之后,也曾出现过类似的“热潮”,四个月中去洛阳古城“取经”的达一万人次。当时也有人呼吁:“学习赵春娥,没有必要派人来洛阳”,报上也有不少文章对这种“取经”提出严肃的批评,一年多之后,竟然有人故技重演,且来势更猛。对此,只能作这样的解释,这些人对报纸的上述批评仍然充耳不闻。这本是记忆犹新的事,要说是“健忘”,毕竟也不合乎情理。
这些年来,报上正常地运用批评的武器,其威力是有目共睹的。比如滥用职权,多占住房,拒不清退的,报上一点名之后,只好出来作检查,受处分,退出多占的住房。然而,报上对于借“学习”、“参观”之名,行公费旅游之实的批评,有些人却为何无动于衷?我想,其原因大概在于前者是指名道姓的批评,因此责任分明,而后者批评的则是一种现象,一种风气,批评的“接触面积”大了,“压力”就显得微弱了,即使雷霆万钧,待落到被批评者的头上,也不过是强弩之末了。可见,这批评也是很有学问的,很值得研究的。
鲁迅曾经批评过这样一种人:“胜了,我是一群中的人,自然也胜了;若败了时,一群中有许多人,未必是我受亏;大凡聚众滋事时,多是这种心理”(《热风·随感录三十八》)。看来,这种心理,至今还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某些人中。明知不对的事情,只要是“合群”“乘大潮”的,得实惠了,也有我一份;受了批评,反正批评的不只是我一人。于是报上批评的,只要没有点到自己的尊姓大名,就不妨我行我素:报上批评“走后门”,有人照样“走后门”;报上批评“好人主义”,有人也照样奉行“好人主义”。这种人或许也会跟着报上的调子发几句冠冕堂皇的议论,却似乎与自己全然没有什么关系。上面说的借“学习”、“参观”之名,行公费旅游之实的,大致就属于这种“乘大潮”者之列。
于是有人提出,对于某种现象或风气的批评,是“大锅饭”式的批评。这或许也有可取之处。但我认为,“大锅饭”式的批评,大概也是不可缺少的。人口众多的中国,搞不正之风的固然只是极少数,这“少数”却甚为可观。如果将这少数的大名和行迹统统见诸报端,不待说是“日报”、“周报”,即使是“小时报”也难以容纳。因而,各地区,各单位都应当有自己“小灶”式的批评。浙江省委领导同志提出要有关方面对参观活动严加控制,其中所说的“有关方面”,就该有“责任制”的自觉。但最为紧要的,倒是被批评者要克服对批评的“大锅饭”思想。在整党期间也一样。正在开展的整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次思想教育。如果在整党学习时,对于并非指名道姓的批评也采取这种吃“大锅饭”的态度,因而边整边犯,那么,“大锅饭”也总有吃到头的时候。随着整党的深入开展,批评终究要落到具体的人头之上的。到那时,不吃“小灶”行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