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要多讲一点文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17
第8版()
专栏:首都文化风貌笔谈

要多讲一点文明
唐弢
在北京住了二十五年,很少去参观故都的文物古迹,园林建筑。一来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二则偶然闲暇,乘兴走走,往往这边一块“游客止步”,那边一块“闲人莫入”,不免望“牌”兴叹,废然而返。这回因为工作关系,参加全国政协文化组,观看几个地方,真是开了眼界,长了知识。故宫博物院单士元副院长对我说:“您应当做诗了。”但当看完先农坛储藏粮米的神仓开办了工厂,太岁殿两旁配殿屋顶上长着椽子般粗大的榆树;京城东南角国家花去八十万元修理的箭楼和城墙(尽管我并不赞成那样的修缮办法),却被一片违章建筑包围得水泄不通;大葆台经过整理垒有“黄肠题凑”的西汉古墓(尽管我也不同意那样的保管方式),却不能解决参观者的交通问题;还有北海小仙天尘封已久的斗拱画梁,松坡图书馆被乱书杂物堆没的快雪堂碑,以及大钟寺计划搬迁的大小钟群,大高玄殿无法鉴赏的上圆下方的坤贞宇。……我心里想,看来现在还不是做诗的时候,倒是应该写点杂文呢。
我并不认为这些问题都应由住户负责,正如有人说的:住在里面天天提心吊胆,巴不得早日迁出,水火无情,一旦有失,自己便成了民族罪人,对不起祖宗和子孙。我以为这种感情是真实的。不过也不见得个个如此,家家如此。解决这类问题先要有个全局观点,多为国家着想,多为文化和未来着想,少考虑一点本单位以及眼前利益,稍为有点自我牺牲精神,平心静气,实事求是,问题不难解决。如果认为这些都是封建帝王的遗物,修好了也不过供外国旅游者观赏观赏,与国计民生无关。一口大钟远不如一把菜刀有用。诚如是,那就无从谈起了。
在参观圆明园遗址修复情形的时候,丁聪同志用上海话对我说:“皇帝老子会动脑筋,高兴起来,让老百姓将江南山水搬到他身边来,白相白相。”这话说得生动扼要。清朝乾隆重修圆明园和新建长春、绮春两园,稍后慈禧修颐和园,都以江南的山水园林为蓝本,亭台楼阁,依样葫芦,这是大家早就知道了的。其实不只清朝如此,金元入侵,已将南方的子女玉帛,能工巧匠,带往北方,将燕都刻意经营,慢慢地形成一个北国江南。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述汴梁繁华,自谓已成“华胥之国”,只能托诸“梦游”,殊不知心底城郭,梦中风物,已重现于北方,这就不能不使人憬然于文化的潜移的力量了。
记得小时候读《水浒》,很喜欢杨志卖刀这回书,只是《水浒》已将重点从赵佶的花石纲转到蔡京的生辰纲,恕昏君而诛贪官,对前者语焉不详。后来读《宣和遗事》,不仅十制使扩大为杨志、李进义、林冲、王雄、花荣等十二人,而且直接写到了花石纲。方腊为此在青溪帮源洞起义,聚集了几万人;朱勔借此强抢民间文物,一花一石,只要稍有特点,就用黄帕覆盖,说这是御前之物,不准擅动,定期前来搬取。数丈高的大石,就将巨舰装载,用千夫牵挽,“凿河断桥,毁堰拆闸”,往往“一花费数千贯,一石费数万缗”,这才堆成了一座“万岁山”,也叫“艮岳”。汴京落入金人之手,一片荒凉,“万岁山”也没有了下文。清末有人作《艮岳烽》(阿英《晚清小说史》误作《艮狱峰》),演徽宗信道士林灵素,宠妓女李师师,在烽烟中父子被掳北去的事,对“万岁山”应该有所交代的了,然而没有。它不过是《宣和遗事》和《南渡录》的复述。那么这座“万岁山”究竟怎样了呢?原来它已被搬到北京,主体就是北海的琼岛,最有名的太湖石假山在漪澜堂后面的延南熏,现在也是属于“游客止步”的地方。
整个北京是一个文化历史博物馆。阅明人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衕集》和清人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不下于读一幅《清明上河图》。解放初期,有人主张将旧北京按原样保存下来,在北京西边另建新北京,当时限于种种条件,未能实现。往者已矣,暂且不去说它。为今之计,我觉得应当将现存的文物古迹、园林建筑按原样保存(不要继续毁损,也不要用恢复名义乱加改造)下来。我不知道艮岳是怎样从汴梁迁到北京的。但不管怎样,这些由皇帝老子高兴时搬到身边来“白相白相”的亭台楼阁,却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是许多人绞脑汁、流血汗得来的成果。我们没有权利糟蹋它!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使北京成为一个反映民族文化、革命传统的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都。只有真正懂得珍重自己民族历史的人,才谈得到创造自己民族的未来——包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现代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