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泰国的海底考古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18
第6版()
专栏:

泰国的海底考古队
杨木
“海底考古”(或称“水下考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的学科,现在全世界只有法、美、英、澳、泰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海底考古队。在这方面,泰国在亚洲居于领先地位。
泰国艺术厅考古处1974年开始进行海底考古的科学研究,1977年成立海底考古队,第二年即着手在泰国湾(或称暹罗湾)东海岸进行海底古代文物打捞工作。到1984年1月底止,这个考古队在海底十二艘古船、古物沉没地点中打捞出文物近二千件、泰国和中国木船各一艘。这些文物为泰国古代海上航道、泰中贸易和文化交流、泰民族起源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历史资料。
泰国的海底考古队的首任队长是维迪亚。他生于1931年,父亲是陆上考古学家。维迪亚从小就喜欢爬山和收集古物,1954年底西渡英国,上伦敦大学考古系。教授要他专修埃及考古学,维迪亚认为他应该专门攻读东南亚、特别是泰国的考古学,才能学以致用,对国家有利。他回国后,在政府考古处工作。他在考核、选拔海底考古人员时,既注意他们的学历,更重视实际才能和实践经验。1960年,他被派去美国博物馆实习,学会海底潜水,开始独立研究海底考古学。他从泰国海军借到一些潜水器材,一个人入海勘测水下沉船。就在他勘探的基础上,政府批准于1977年成立了海底考古队。开始时,全队只有三人,现在发展到九人。
1977年至1980年,政府每年拨给这个考古队的经费只有一百万铢(相当于人民币八万六千元),1981年以后增至一百五十万铢。但是,要购置一架海上疾病医疗器就得花一百万铢,其他进口器材也是很贵的。考古队自制了数百种工具。队员们用铁皮自制的“海底气球”,成本只有三百铢。仅此一项,就为国家节约了几十万铢。队员们的生活是艰苦的。维迪亚队长在打捞武里河沉船的时候,就住在河边一个低矮的茅棚里,队员们则住在闷热的铁皮屋顶的木屋中,很少回家。平时,全队住在春武里府梭桃邑县的海底考古队队部,过着严肃而活泼的集体生活。潜水员威拉说:“我想在海底干到我不能潜水为止。我有两个小儿子,我打算培养他们当潜水员,继续完成我未做完的工作。泰国的科学仍然落后,希望我的后代也能为国家出点力。”(附图片)
图为泰国海底考古队中的六名成员,左三是队长维迪亚。搭在河边的茅棚是队长的卧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