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改革需要知识分子——访政协常委、上海工业大学校长钱伟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20
第5版()
专栏:

改革需要知识分子——访政协常委、上海工业大学校长钱伟长
本报记者 孟晓云
七十二岁的钱老精神矍铄,穿一件短袖衣,坐在沙发上。我说:“钱老,能否谈谈您对改革的看法?”
“在科技信息发展的时代里,根本的问题是改革。无疑,我们党培养的知识分子,是这场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改革的中坚力量。有人觉得改得快了些,这是因为长期没有改革的缘故。”
“这是否是一种习惯势力?”
“是的。国外的产品更新很快,而我们的一个产品可以延续几十年。人家讲有新特点的产品,我们爱讲老牌产品誉满全球。张小泉的剪刀、飞鸽牌的自行车‘持之以恒’。解放牌汽车从1954年投产以来没有什么变化,最近才有了新型号。大家没有什么意见,习惯了嘛。”
“最近形势有了变化,改革之风兴起来了。”
“是在变,不变不行了。不改变传统产品就不需要科技人员。王麻子剪刀厂需要科技人员吗?一个厂几十年都在生产同一产品,也不需要科研人员。”
思路锐捷的钱老将话题转向变革的农村。他谈到去农村调查的感受时说:“农村面貌大为改观。我去过江阴县、常熟市、无锡县,他们去年工农业总产值都超过二十亿,主要靠乡镇企业致富。这些乡镇企业把上海、无锡先进技术移到乡下来了。沙洲县塘桥有家生产磁性记忆器的厂,只有两个高中生。他们的产品是我国发射通信卫星用的地面跟踪装置上的零件。这个厂请了上海的大学教师给他们当顾问,因此他们的产品性能比同类产品的厂家都好。现在的农民啊,懂得知识值钱了。改革的突破是知识的突破,知识下乡了,农民尝到甜头了。”
“这就是说,知识分子在改革中一定会大有用武之地罗?”
“当然。”钱老用上海工业大学的办学实践向我说明了这一点:“改革是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重要条件,科技干部只有在改革中才有出路。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了科研、生产、销售一条龙,与农村企业挂钩。崇明县有个生产葵花牌电风扇的厂,过去产品过不了关,大学教师一去,把风扇的马达改进了,葵花牌电风扇一下子打入国际市场。大学成立了一个化学研究所,请了个退休的老工程师带了四个大学生,他们到江苏农村转了一圈,带回了二十四个科研课题,帮助农村提高了技术。”
钱老接着说:“我建议把校门‘砸碎’,学校和社会界限越小越好。农村缺技术,教师可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有的中青年教师一到星期日就被生产队用车接走了,教师发点财没有什么不好!其实他们由于种种限制,也发不了多少财。”
“您的意思是要拆掉‘围墙’了?”
“对。现在有三堵墙——学校和社会;科研和教学;系与系之间、教研室与教研室之间。这三堵墙应该拆。它涉及到教育体制的改革,难免会有阻力。”
“改革阻力是很大的。”
“是的。不改革没有出路。知识分子政策落实得不好的地方,肯定是改革阻力大,这是我的结论。我们国家的改革刚刚开始,它符合当前新技术革命的国际形势,应该壮大改革的声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