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赤道雪山剪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20
第7版()
专栏:域外散记

赤道雪山剪影
周国勇
座落在坦桑尼亚北部的乞力马扎罗山,高达五千八百多米,是举世闻名的非洲之巅。它紧挨赤道却终年积雪,雄奇而又俊逸,真不愧是大自然的杰作。
在坦桑的那些时日,我曾向往沿着林木苍郁的险峻山路,攀登赤道雪山的绝顶——基博峰,饱览那银装素裹的壮丽景色;或者,观看坦桑青年健儿,在山顶点燃熊熊的自由火炬,欢庆独立佳节。虽然一直没有逢到这样的机会,但是我却有幸先后两次从不同的角度,领略了乞力马扎罗山的丰采。至今想来,我的心仍一阵阵地兴奋、激动。
第一次是在乞力马扎罗南麓的山城莫希。汽车顺着迂回起伏的柏油公路向莫希奔驰,广袤无垠的山野不断地变换出美丽的景致。有时是一片片规划整齐的咖啡园,浓绿之中闪着一簇簇红艳艳的光华——那是咖啡豆点缀在繁枝茂叶间。有时是连绵伸长的芭蕉林,青翠鲜亮的蕉叶在风中摇曳生姿。有时映入眼帘的则是一群群长有驼峰的牧牛,在山坡上食草、徜徉,仿佛是紫绛的云霞飘落、浮动。
这一带堪称地灵人杰。多少年的火山运动造成了肥沃的火山黑土,滋润着千里原野。东非的两大民族:查加族与马赛族世世代代在乞力马扎罗山麓的沃野上劳动、生活。查加人以精耕细作的农业遐迩闻名。马赛人则是勇敢慓悍的牧民,手持闪闪的长矛,在水草丰美的旷野放牧驼牛。近年来考古学的许多发现证实,早在公元三世纪至九世纪,这里就产生过灿烂的铁器时代班图文化,也曾是当时内陆与沿海地区进行农牧产品、铁器、食盐等贸易的中心。
我的思绪随着山野的风光,在历史的长廊里回绕,汽车驶进了莫希城。当地朋友告诉我:在莫希城瞭望乞力马扎罗山,角度最为适宜。我自然不会让如此的良机轻易滑过。一到旅馆,我便迫不及待地走向阳台,凭栏远眺:天高云淡,夕阳斜照,金红色的晚霞在碧空弥漫。神往已久的乞力马扎罗山象一位庄严的老人,伫立天表,俯视大地。白雪皑皑的基博峰恰似老人戴着的一顶冠冕,银光闪闪,气度非凡。凉风拂面,我久久地仰望着,心头充溢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敬慕之情。坦桑诗人卡梅拉的优美诗句仿佛也在我耳际响起:“太阳下山休憩,西天在静静地燃烧……树林间回荡清泉的细语,纺织鸟正在营造窝巢,基博老人披着斗篷露面了。”
在山城莫希瞻仰乞力马扎罗山,使我陶醉于诗情画意之中。而数年之后,当我搭乘小型客机,俯瞰赤道雪山时,我的心里油然升起另一种更为深沉的情感。
那次我随同我国政府代表团,飞赴马尼拉湖野生动物园参观访问。途中,当飞机即将越过乞力马扎罗山时,热情的东道主特地嘱咐驾驶员放慢机速,在雪山上空徐徐盘旋。我透过机窗向外俯视,看见基博峰在赤道骄阳下,敞开博大纯洁的胸怀,闪耀着白雪的莹莹光彩。基博峰曾经是烈焰冲天、岩浆涌流的火山口,它发出过震天动地的呐喊,也爆发过摧枯拉朽的伟力。此刻,几片薄薄的山雾在它四周轻轻飘绕,基博峰显得如此安详、恬静,它是在追忆峥嵘的往昔?是在注视今日的风云?还是在展望辉煌的未来?它象征着一部阿非利加的壮美历史,也象征着非洲人民的尊严以及他们自强自立的气概!
飞机终于向前飞去,我依然遥望着基博峰绰约的英姿,深深地沉浸于对历史的沉思之中……(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