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加强领导搞好城市经济改革——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部分代表发言选编(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22
第2版()
专栏:

加强领导搞好城市经济改革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部分代表发言选编(四)
城市改革领导工作要跟上
辽宁代表李德深说,城市经济改革各级领导工作要跟上来。现在,一是官僚主义作风与改革形势不适应。去年以来搞了机构改革,实际变化不大,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仍是老样子,会议多,文件多,表报多,临时机构多,“活动月”一个接一个,基层难以招架。去年我到中央、省开会一百一十九天,市里开会天数也不少于此数;二是条块分割限制了改革。我们辽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一些改革办法,到财政、税务、银行、铁路、邮电等部门就行不通。一次会上,我们市委一位负责同志讲了八条改革措施,一个信贷员就说,他讲的那八条,到我这里一条也行不通;三是干部管理办法不适应。现在上边管的多、管的死、管的乱。批一个干部最快半年,一般要一年,甚至更长。干部管理还是要一级管一级,这样可以管的少、管的精、管的好;四是原材料供应要搞活。现在原材料供应没有保证,企业十分困难。
城市改革既要坚决又要稳妥
湖南代表徐虹说,改革一定要搞,但也要注意稳。一些具体办法要认真研究后再定下来,宣布后就要取信于民,不要来回折腾。现在有了城市改革的原则,就应研究具体实施办法。在制定措施时,要注意我国幅员广,情况复杂,不搞“一刀切”。如第二步利改税,税率多少?就很值得研究。
安徽代表黄璜说,在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积极加快城市改革的步伐是适时的、必要的。但在具体做法上,要注意不搞一个模式,不“一刀切”,也不一步走。有些方面的改革应雷厉风行,大刀阔斧,有些方面的改革则应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要组织一支强有力的改革队伍
河南代表何竹康说,为了建设一支改革队伍,切实保证改革顺利进行,我认为一定要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首先要抓紧制订全面改革的总体方案和规划,使各方面的改革能协调一致;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改革试点,特别是综合性的试点。要遵照中央关于改革的原则、指示,积极进行,不要犹豫观望,坐等具体办法。同时要认真抓好试点经验的总结工作。(二)要加强理论上的讨论和宣传,从理论上阐明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改革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澄清认识上的糊涂观念,批评错误言行,为加快改革大造社会舆论。(三)要加强改革的领导,建立专门机构抓改革。要培训干部,组织一支强有力的改革队伍,具体做好改革的指导工作。(四)敢于大胆起用能够开创四化建设新局面的改革者,坚决支持他们的工作。对于阻挠和反对改革的,要毫不犹豫地撤换。
(五)党和政府要以决定和立法的形式保护改革,推动和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六)政府机构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尽可能扩大企业自主权。中央各部和省各厅、局原则上不要直接管理企业,加强行业管理。这本身也是一种改革,要下决心抓好。
领导改革要解决“中梗阻”问题
广东代表钟明说:赵总理强调着重抓好改革和开放两件大事,真正抓住了要害。现在的问题是要抓落实,要冲破各种阻力,解决“中梗阻”,要有一大批敢于和善于改革的积极分子。领导机关一定要支持改革,改革中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如果失败了就追究责任,谁还敢搞?领导同志要同改革者交朋友,敢于重用有贡献的改革者。
山西代表白兴华说,城市改革要扫清中间障碍。这同农村改革一样,有些中层干部受“左”的思想影响,认识跟不上,不够自觉。还有一些搞不正之风严重的人和没才干的人,他们怕丢权失利,顶住不改。积极改革的是有才能和有知识的人,各级领导一定要支持他们大胆创新。群众说:“想改革,盼改革,就怕改革没结果。”我们一定不能使群众失望。
宣传舆论要为改革鸣锣开道
山东代表辛显令、曾文戊说,前段对城市改革宣传的太少,建议从事宣传理论工作的同志,多发表一些进行改革的好文章、好典型;从事文艺工作的同志,多深入生活,创造更多的文艺作品,歌颂进行改革的新人新事,为开创城市改革新局面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了提高党员干部对改革的认识,要把改革问题,作为当前整党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