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硅谷一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22
第7版()
专栏:

硅谷一瞥
赵小岩 潘晓耕
五、博士与车库
硅谷的大公司从事着世界上尖端技术的研究和生产,谁会相信不少公司竟是在私人汽车库里诞生的呢?
硅谷是科技人员荟萃之地,许多大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都有博士学位,几乎每家稍具规模的公司都设有由博士或富有发明精神的人组成的研究和发展机构。
这当中老牌的休—派公司最有代表性。
威廉·休立特和戴维·派克德是足球场上的队友,也是有共同业余爱好的朋友,更关键的是两人都梦想要创办自己的公司。
三十年代初,他俩还是斯坦福大学三年级学生,共同选修了弗·特曼教授的电子工程课,深受特曼赏识。特曼说:“不论把他俩放在哪儿,他们解决问题的速度都比问题出现的速度要快。”
1934年,派克德去纽约通用电器公司工作,休立特去麻省理工学院当研究生。特曼惜才如金,设法弄到奖学金,让他们二人从东部回到斯坦福大学攻读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他们在帕罗阿图镇爱迪森街上租了间单元房,在车库里设计制作各种电子小玩意儿。特曼先借给他们五百三十八美元,又帮他们从帕罗阿图一家银行借了一千美元,鼓励两人开办企业。休—派公司就用这点微薄资本开始,在车库里生产振荡器。他们慢慢积攒了资金,六年的博士生生活也结束了,1940年搬出车库,成立了休—派电器设备公司。
但是直到五十年代后期,它才得以突飞猛进。现在,这个在车库里度过童年的公司已有六万八千名雇员,生产五千种产品,年销售额四十四亿美元。休立特和派克德分别经《时代》杂志社的调查,被确认为全美富翁中的头两名。
休—派公司的成长最好不过地表现了信息社会的一大特征:信息成了资源,知识成了资本。因此信息经济是“信息密集型”的,而不是“资本密集型”的经济。专业化和社会化使得某一阶段的生产或某一部门的产品只是前一阶段或其它部门产品的组装。因此,谁能在他人产品基础上设计出新产品,谁便能占领市场,而设计的关键就是知识。
这种车库加博士的公司还有好多家。再例如“克罗梅”公司也是由两个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生哈利·伽兰德和罗杰·梅陵在车库里创办的。
六十年代末期,他们还是斯坦福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住在名叫“克罗梅”的宿舍楼里,梦想着开办自己的尖端技术工厂。七十年代中期,他们写了几篇文章投寄《大众电器》杂志,描述他们创制的电器小玩意儿。1975年的一天,梅陵前往纽约去见这家杂志的编辑,没想到经介绍认识了艾德·罗伯兹,他是最早的微电脑公司密兹—阿尔塔的创建者。结果商定,梅陵设计的电子小玩意儿,可以把阿尔塔家用电脑同家用电视屏幕连挂起来,以此提高它的效用。
梅陵回到帕罗阿图,他们的事业从此起步了。他们提供作为阿尔塔电脑辅助设施的连挂系统。当他们获得博士学位并执教以后,即搬出斯坦福宿舍,将薪水充作“风险资本”,开始生产连挂设施。他们以两千五百美元的原始资本创建了克罗梅公司,名字取自他们当年在那里做企业家美梦的克罗梅宿舍楼。
他们的产品总是恰好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不需大做广告便使销路畅通。克罗梅的年销售额已从1975年的五万美元增至1982年的一亿美元。
休—派公司诞生在还没有“风险资本”的年代,“克罗梅”则是从生产小玩意儿起家,也不需大量投资。这类“博士加车库”的公司,以及其它许多以生产软件为主的公司,很典型地反映了信息、知识与资本的关系。同传统工业相比,信息与知识在信息经济中地位更为突出。 (待续)(附图片)
休—派公司的两个创始人休立特(右)和派克德(左)是按“博士加车库”的方式起家的典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