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改革林业体制 加速建设延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23
第5版()
专栏:

改革林业体制 加速建设延边
本报讯 记者段存章报道: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六位代表,结合审议赵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畅谈了改革和放宽政策的重要性,要求放宽林业政策,加快延边经济建设的步伐。
山多林多是自治州的最大优势。全州有林地面积五千二百零七万亩,占总面积的81.3%,活立木蓄积量为三亿六千万立方米,占全省的51%。全国人大常委、延边自治州人大常委主任曹龙浩说:“放宽林业政策潜力大得很。”1980年以来,自治州把国有林中一部分荒山荒地、疏林地和低质次生林划分给社员,调动了社员的造林积极性,四年来全州造林一百八十二万亩,等于过去十年造林的总和,森林火灾减少43%,毁林面积减少90%,木材损失减少99.4%。
曹龙浩同志进一步分析说:“我们的思想解放不够,不敢放手大胆干。‘左’的思想影响没有肃清。”今年春天,自治州还对划责任山、自留山限制过死,规定一户不能超过一亩。最近,自治州决定把自留山面积从一百二十五万亩扩大到四百三十万亩;对森林腹地或平原地区无荒山可划的村屯,从国有林中划出一百万亩作为社员的责任山或实行委托经营;把自留山林权延长到五十年以上,有继承权并允许折价转让。
人大代表、延吉县光开乡光昭村党支部书记朴龙浩说:“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木材综合利用十分重要。”全州“三剩物”(采伐、造林、制材)大约有六十万立方米,如果利用50%生产各种人造板,等于节约板材七十万立方米,超过州属地方林业全年木材产量。全州有三十六个人造板厂,主要问题是工艺落后,经济效益差。他们打算引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努力搞好加工,发展板式家具,提高经济效益。还要发展林化工,搞好现有造纸厂的技术改造,生产中、高档产品。
延边朝鲜族的人大代表们还建议,改革林业体制,把省属林业企业下放给自治州,以便统一管理,统一建设。现在,林区最大的问题是采育失调,木材浪费严重,采伐迹地不能及时造林。自治州国营林场每年生产三百万立方米商品材,还要出五十万立方米枝丫材。因为管理体制的弊病,枝丫材宁可扔在山里烂掉,也不许老百姓运出山来变为财富。这样,群众就不会有护林积极性。因此,他们迫切要求进行林业体制的改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