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宝石王国——斯里兰卡纪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23
第6版()
专栏:斯里兰卡通讯

宝石王国
——斯里兰卡纪行
本报记者 史宗星 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陈家宇
听人说,在斯里兰卡,谁家要在院子里挖坑,先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因为这个海岛上到处埋藏着宝石。来到科伦坡,我们问一位朋友这是否真实,他笑着回答说:“这当然是夸张。但是斯里兰卡的宝石业确实构成了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他建议我们到中央三区的拉特纳普拉县去看看。
“拉特纳普拉”在僧加罗语里意为“宝石之城”。这里群山环抱,十分繁华。街上小汽车川流不息,珠宝店一家紧挨一家,私人别墅设计新颖,几家旅馆富丽堂皇……作为全国的主要宝石产地和集散中心,拉特纳普拉处处都印上了富裕的标志。据说,一些穷人由于挖到了珍贵的宝石,一夜之间变为富翁。因此,宝石业就象磁石一样吸引着人们。全县四万五千人中,从事宝石开采、加工和贸易的将近三万人。持有执照的大小矿点全县有三四百处,光是县城里的宝石加工作坊就有七八十家。
走进县城最大的宝石商玛拉普纳的“宝石博物馆”,如同置身于宝石王国。宽敞明亮的展销厅里,摆着几十个玻璃柜,陈列着斯里兰卡出产的六十多种宝石的原矿石、经过加工雕琢的宝石和各种用宝石镶嵌的首饰和工艺品,五光十色,跟星星一样闪耀着光彩。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对宝石,特别是对未经雕琢的原矿石的鉴定和估价是项高超的技术,是由很有经验的人来进行的。宝石的价格要根据它们的品种、质地、颜色和重量来定。工作人员指着一盒浅咖啡色、中间闪着一条粗光的宝石说,“这是斯里兰卡出产的猫眼宝石。一颗七克拉重的猫眼石价值可达三百万到四百万卢比”(一美元约等于二十四卢比)。他又指着豌豆大小的红、蓝宝石说,经过加工抛光的这样的宝石,由中心向外射出六条光芒,是宝石中的珍品,被称为“明星”。
斯里兰卡是世界上五大宝石生产国之一,具有两千多年开采宝石的历史。全国除北部地区地层属于石灰岩以外,90%的地区为前寒武纪蕴藏地质构造。因此,几乎全国各地都有蕴藏宝石的可能。现在开发的矿点,多集中在中央三区西南部的河谷和稻田中。不久前,在中央三区的南部和北部也发现了开采价值很高的宝石矿点。
斯里兰卡的宝石开采,目前仍然用手工分散进行。领到执照的开采者,在选定的地点用普通的工具进行挖掘。矿层深浅不一,有的离地面很浅就能发现宝石,有的要挖下去二十多米。工人把挖出的泥石用水淘洗、筛选。在河床上开采,则需要截流挖掘。开采工作十分艰苦。宝石的加工也用简单的机具进行。每台机具由两人操作,一人用手转动打磨盘,另一个人把原矿石用腊固定在一根木棍的顶端,用硅粉和稻谷灰混合磨料进行抛光。现在有的作坊已经开始使用电动机械,减轻了劳动强度。
宝石业的利润很高,一般在50%以上,多的可达几倍甚至十倍以上。因此,在斯里兰卡全国一千五百万人口中,从事宝石业的有一百万人。斯里兰卡政府也很重视发展宝石业,1971年成立了国家宝石公司,协调和管理宝石贸易。为了鼓励宝石业,斯里兰卡政府实行一切宝石贸易免税的政策。但政府只允许出口已加工的宝石,宝石交易用外汇进行。成交之后,外汇立即缴入银行,由银行向商人支付卢比。现在,斯里兰卡宝石工业在国家出口收入中占第四位,仅次于传统的“三宝”——茶叶、橡胶和椰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