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扩大农村商品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24
第2版()
专栏:

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扩大农村商品生产
发展农村商品生产要继续抓好改革
安徽代表孟富林说,当前,在农村发展商品生产,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第一,进一步改革生产经营管理,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搞好各种承包,使包字上山,包字下水,包字进城,大力发展专业户、专业村和各种经济联合体。第二,进一步放宽政策,安徽省在这方面已经作了不少有利于商品生产发展的规定,为发展商品生产“松绑”、“解禁”,目前关键是如何落实的问题。第三,改革农业的经济结构,农林牧副渔、农工商和劳动力都要合理布局,并要注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第四,改革服务体制。建立健全技术、资金、信息、加工、运输和贮藏等服务体系。第五,改革流通体制,采取多渠道,少环节;要缩小统购派购范围;对供销社要改“官办”为“民办”;还要抓好小集镇建设,活跃城乡经济。
各行各业要为专业户开绿灯
四川代表杨儒献说,我是一个以搞养殖为主的专业户,党的好政策使我们有了很大的发展,我相信只要政策不变,今后会有更大发展。为了打开销路,我准备在重庆设门市部,也希望省市在沿海开放城市建立销售基地,使我们生产的板鸭、皮蛋等产品,能直接在那里出售。
培养农村科技人才 支持农民发展商品生产
湖北代表李其凡说,要对农业形势有个正确的分析。从咸宁地区看,真正富起来的农民只占15—20%,60—70%的只是开始上升,还有少数农民生产生活比较困难。因此还必须按照赵总理说的,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多种责任制,支持农民积极扩大商品生产。再是要进一步清除“左”的思想影响,正确对待各种专业户。有些人对搞农业的专业户看起来顺眼,对进入流通领域的专业户就看不惯;对千元户还看得顺眼,对万元户就眼红,这是不对的。第三,农业翻一番,在1990年以前看来可实现,还可以提前,但是到2000年翻两番就有一定的难度,一是农田基本建设光靠群众有困难,必须有国家扶持,特别是开发性的生产,如林业就更要有国家扶持;二是科学技术必须上去,现在农村找一个科技人员很难,要大力培养农业需要的各种科技人才。
农村改革需要城市支持
云南代表刀国栋说,农村经济的继续发展,有待于城市改革的支持。现在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各种问题,如发展商品生产,需要学习科学技术,购买机器设备,产品的加工、运输、销售必须配套等,这些都需要城市给予支持和帮助。作为云南的边疆民族地区,目前急需解决的是群众买难卖难,疏通流通渠道。否则,农民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需要的东西又买不到,就会限制农村的发展速度,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贵州代表禄智明、李通达等对赵总理提出的要“支持农民积极扩大商品生产”十分满意,完全赞同。他们说,农村最迫切需要城市扶持的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改革流通体制,努力疏通流通渠道,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帮助农民解决“买难卖难”的问题;二是加快信息传递,做到准确、及时,使农村生产的商品适销对路;三是加强科学技术的指导,希望城市给予农村智力支援,并帮助他们培训科技人才;四是对于主要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农用油料、小型农机、燃料等的供应,给予保证;五是为农村更好地提供产前产后的服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