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三权”下放后企业会如何? 福州东街口百货大楼实践一年气象一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24
第3版()
专栏:

“三权”下放后企业会如何?
福州东街口百货大楼实践一年气象一新
本报讯 记者孙静、江绍高报道:放权“松绑”,企业能不能用好权呢?这是人们很关心的问题,也是“放权者”所担心的问题。“五·一”前后,记者访问了福州市东街口百货大楼。这里的实践说明,放权“松绑”以后,企业有了人权、财权和经营权,经济效益好,去年销售额比1982年增长25.4%,利润增长43.2%,今年1至4月,销售额又比去年同期增长3%,利润增长19%。
东街口百货大楼是去年省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单位之一,放权“松绑”比其他企业早一些,经理有权任免科室干部和奖惩职工,有权使用留成所得的资金,有权根据市场情况确定经营方式。上级给“三权”,企业有“三力”(压力、动力、活力),这个大楼办了几件大事:第一,从营业员、采购员、一般干部中选拔九名懂管理、会经营的人担任科长、营业部主任。第二,有了财权不乱用钱。去年利润留成三十三万多元,提取职工奖金十二万多元,其它主要用于改善大楼的条件:整修了四个商品陈列大橱窗,安装了七扇自动升降铁门,油漆楼梯,使大楼焕然一新。奖金按经营情况来发,去年个人高的得二百八十元,个别经营不好的一分钱也没有。第三,大楼有了经营权后,广泛开展展销、代销、联营、赊销、合资经营等业务,经营品种由1982年的一万五千个扩大到一万八千多个。第四,打破企业内部的“大锅饭”,柜组与大楼承包,个人与柜组承包,把商店、柜组的命运同营业员紧紧连在一起,营业员除了站柜台外,还积极地根据本柜组的需要,跑工厂,找货源;送货上门,服务上门,扩大销售范围。
放权“松绑”,一扫“官商”习气,经理们都有点“老板”之风。主管业务的副经理每天都要和财会人员进行一次资金使用分析,想办法加速资金周转,减少银行利息支出。去年仅此一项节省利息开支一万六千多元,银行为此奖励一千元。商店商品运输费是个大头,去年以来,大楼把一些商品由火车运改为水运,运费节省一半;同样的商品,选择距福州近的地方进货;同时,尽量不雇用外单位的汽车、人员运货。去年共节约运杂费一万二千六百多元。上至经理,下至营业员,都比较注意揣摩顾客的心理,确定最佳服务时间,研究如何多做买卖。在这个大楼,一般最佳服务时间是上午九点到十点,下午十二点半到四点半,晚上七点到八点半,夏天还要再晚一点。为了充分利用最佳服务时间,过去晚上八点关门,现在延长到九时半。营业员本身有了压力,过去那种“扎堆聊天”“爱买不买”行不通了,一个个主动招呼,主动出示商品,主动介绍商品。职业道德好,柜台闻“三声”(迎客声、接待声、送客声),终日里顾客盈门,全店每天接待五万多人,节假日更多,“五·一”这天达十八万人。记者翻看了今年大楼收到的一百多封表扬信、感谢信,全国各地都有。有的同志初次到福州,营业员耐心地挑选了如意的商品,回到家里心情仍不平静,写信称赞商店“顾客至上,信誉第一”;有的留下赞美的诗句;有的送来“春风送暖”的奖状。有个顾客写得更有意思:“开始我只想先看看,没想到她拿出很多商品让我挑选,并为我介绍,还说:‘同志您如不满意还可以再拿’。我被这种热情态度感动了,一下子就花去了一百多元钱。”
放权“松绑”,东街口百货大楼先走了一步。然而,大楼的经理们并不满足,他们说:“松绑”只是改革的开始,还有很多新的问题在后头,我们要继续探索,把生意做得更好更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