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武汉工学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24
第5版()
专栏:教育文摘

武汉工学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武汉工学院教务部门在制订八四级的教学计划时,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迎接新的技术革命”为指导思想,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一,扩大专业面,重视基础和能力的培养,增强适应性。具体做法是保主干课程,加强数理、技术和专业基础课,压缩课堂讲授学时,增加自学时间和实践环节;专业向横向加宽,向相近专业靠拢。
二,课程设置体现汽车行业的特点,增开专业
(或选修)课——微型机应用。外语实行双轨制教学:聘请外籍语言教师为提高班讲课;选用外文版业务课教材的部分章节教学。外语水平测验(毕业考试)不及格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三,实行文理渗透。文科方面,开设中国语文、工程美学、音乐欣赏、逻辑学、劳动心理学、经济学、经济法、企业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理科和新学科方面,开设弹塑性力学、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优化设计、价值工程等。
四,改革各教学环节,加强习题课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五,思想品德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增开中国近代史,组织军事训练。
(摘自武汉工学院院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