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硅谷一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24
第6版()
专栏:

硅谷一瞥
赵小岩 潘晓耕
七、同机器赛跑
休立特、派克德、乔布斯是硅谷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他们在那些抱着创业理想的年轻人的心目中,代表着成功。可是,同乔布斯等人一起杀上硅谷竞争场的成千上万名战败者们,却从此消声匿迹了。
成功包含着必然,也包含着偶然。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市场,对路的主意,对路的产品,能使刚创业的公司站住脚跟。可是产品的更新换代,新对手异军突起,闯进市场,迫使已经站住脚跟的公司丝毫不敢松懈。硅谷激烈竞争的环境造成了高速、紧张的生活节奏:若要生存,就得拚命。这里的人们习惯于“一小时跑一百英里”的速度,“边跑还得边回头看别人是否追上来了。”
上班时间根本无暇闲聊,很多工程师从未坐在公司的咖啡厅里喝过咖啡,他们在来去咖啡厅的路上,总是一路走,一路和同事们谈论技术问题,一回到办公室,继续埋头工作。国民半导体公司人事副经理布朗特患血液病,必须住院治疗。紧张的竞争使他不敢离开“战场”,他随身携带静脉输液筒,以便随时给自己输液,打气加压,而不请病假。他说:“如果我六个星期不上班,再回来时肯定已落伍了。”
少数电脑迷可能心甘情愿在终端显示屏幕前度过一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竞争、生存、硅谷成功之梦才是这种紧张节奏的动力。人们虔诚地相信,辛苦的耕耘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只要自己拚命干,薪俸将会增加,职务也会提升,公司可能会成为新的明星,自己的股票也会带来可观的收入。可是,“硅谷有如人与压路机赛跑,人可能有时赛过机器,但只要你稍一停步,马上就会被碾成粉末。”被碾成粉末或致残的人比起赛过机器的人来,至少是十与一之比。
在硅谷,工作稍有年头的工程师,谁没尝过解雇滋味呢!当然,多数人还能找到职业,但这种随时可能被解雇的阴影,驱使他们拚命地干。一旦成功,得益就相当可观。
硅谷的工作价值观,包含着对工作的献身精神。它使得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美国传统的家庭结构是,父、母及两三个孩子,当然得住在市郊带庭院的独家房屋里,周末及节假日总得合家玩乐一番。硅谷的创业者们却形成了独特风格。未婚同居已成普遍现象,他们认为,既然双方都献身于工作,何苦用婚姻、家庭这一类责任把自己拴起来呢?也有相当多的电脑迷们压根儿就没有爱情这一程序。
在终端显示器前一口气能编十个小时程序的人,早就同电脑结合了。当然传统家庭在硅谷还能找到,但也已濒临瓦解。
在硅谷,离婚率超过结婚率。与此同时,紧张的工作使人们丧失了社交的时间和乐趣。
硅谷成功的女性同男性相比,简直是凤毛麟角。在那屈指可数的女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当中,离了婚或过独身生活的,比比皆是。她们深知,男人打天下尚且不易,拖家带口的妇女就更难了。
珊蒂·克兹格是“询问”电脑系统的总裁。在发迹以前,她和很多家庭主妇一样,不满于围着炉灶转。“我也想学休立特和派克德的样在车库里起家。可是我没有。我在公寓的一间空卧室里干了起来,很多工作是在厨房的餐桌上干的。”这个妇女掌权的公司从五、六个雇员起家,现已发展成年销售额达二千三百万美元的大公司。可是珊蒂和她的丈夫却分道扬镳了。 (待续)(附图片)
硅谷阿塔里公司的工人在装配电视游戏机用的线路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