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顺口玩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24
第8版()
专栏:

“顺口玩人”
夏 平
《资治通鉴》唐昭宣帝天祐二年(李唐亡国的前两年),记有几个书生因学舌而被杀的故事:“(朱)全忠尝与僚佐游客坐于大柳之下,全忠独言曰:‘此柳宜为车毂(车轮的中心部分)。’众莫应。有游客数人起应曰:‘宜为车毂。’全忠勃然厉声曰:‘书生辈好顺口玩人(指随声附和而有意亲近人),皆此类也!车毂须用夹榆,柳木岂可为之!’顾左右曰:‘尚何待!’左右数十人,捽(拉着)言‘宜为车毂’者,悉(尽)扑杀之。”
历史上坚持做人原则的正派人物,也是比比皆是的。《三国志·袁涣传》说:刘备任豫州牧时,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复为吕布所拘留。吕布初与刘备和亲,后发生嫌隙。吕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刘备,袁涣不可。再三勉强他,仍是不答应。布大怒,以武器胁涣,说:“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将复书回骂你),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指从前)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离开这里),复骂将军,可乎?”当袁涣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仍不屈服于吕布的淫威。其实他和刘备的关系并不深,却不惜冒“不为则死”的危险,而坚持做人的原则。要是没有骨气的人,必定替吕布写一封血口喷人辱骂刘备的信,借此讨好。
没有骨气而“顺口玩人”的书生,为了巴结朱全忠,结果送掉了性命;袁涣坚持做人的原则,不受吕布的威胁,结果“不为则死”也变成了“不为亦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