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为了孩子们的笑声——访电视儿童剧导演张惠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26
第8版()
专栏:访问记

为了孩子们的笑声
——访电视儿童剧导演张惠娟
本报记者 李彤
她是电视屏幕背后的耕耘者。在报道第四届优秀电视剧“飞天奖”发奖的电视新闻中,她上了一次屏幕。但观众都被她跟前那个可爱的孩子——“小佳佳”所吸引,忽略了她。
在获奖代表的住地,张惠娟一边照顾七岁的小演员范可午睡,一边接受我的采访。“我从四川省戏剧学校毕业后,在高原上当了十年演员,演过好多次小孩。为了演好儿童,我费很大功夫去观察、模仿他们的动作和语言,体验他们的心理活动。我爱上了孩子们。这样,到四川电视台工作以后,我很自然地就搞起了儿童剧。正好,我们台的领导对儿童节目是高度支持和重视的。”
1980年以来,张惠娟陆续导演了《帽子的秘密》、《你让弟弟学什么》、《飞了》等儿童剧,每年都有新礼物送给孩子们。她说:“要教育儿童,就要使对象喜欢看。孩子们喜欢喜剧,喜欢笑,时代赋予他们的情绪就是欢乐,所以我们也要寓教于乐。”去年,她拍出了《小佳佳游园》,以轻松幽默的形式,给孩子们推荐了一个有着美好品格的小榜样。全剧不用一句语言,只用音乐模拟自然音响。别出心裁的艺术处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个剧获得了“飞天奖”。
我想,这金奖的背后一定有些甘苦。“当然了,我是导演,还要兼制片主任、化装师、老师,甚至妈妈。四五岁的孩子听不懂道理,每次拍戏我的嗓子都要出血。有一次拍完雨景,小演员和我都发烧了,可拍摄不能停。我和剧组同志买来酒,连夜给孩子擦揉。还有一次小演员们淘气,一上午排不成戏,好不容易把他们集合在一起,我问:
‘我是谁?’他们齐声回答:‘你是妈妈!’我感动得差一点哭出来!”
发奖大会以后,她立即赶回成都,投入了新作品《小佳佳的礼物》的拍摄工作。在给记者的信中,她这样说:“我常常十分感谢孩子们给我带来的丰富多彩、充满欢笑的生活;当然,也常常被他们折腾得精疲力尽,感到烦恼。快乐与烦恼交织,看来我大概一辈子也就在此中度过了。”(附图片)
张惠娟在给饰小佳佳的范可说戏。文志国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