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雨丝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26
第8版()
专栏:

雨丝集
秦力
岂非舍本求末
不久前,见到一位八岁儿童濡笔挥毫,倒也笔底生风。赞叹之余,拟了几个字,请他正楷书之,不料却写得很平庸,无意中露了底。
如今文化昌明,人才辈出,不乏小画家、小书法家。但是,也有一些家长,为了使人才“早出”,让孩子只练几句诗、几个字、几笔画,便热衷表演,获取赞语,以此为成名之路。
习字学画,需要扎扎实实的功夫,更需要老老实实的态度,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这本来是一个极简单的道理,却又常常容易被忽视。就以书法来说,不习正楷,何能行草?不练基本功,单靠表演几个字以自炫,岂非舍本求末,让“神童”观念误己子弟?!
得与失
最近参加了一位朋友的婚礼,新房中所谓“几电、几机、几十条腿”的摆设颇引人注目。当我看到那只考究的书柜仅摆上酒盅、魔方之类时,心中不免感喟。
诚然,生活需要美化。但是,书柜摆酒盅已非美化,实近讽刺。书柜空空,腹内又当如何?事业的强者并非从舒适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中培养。青年时期还是该多读书学习,才能适应今天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试想,孜孜于物质的享受而与书绝缘,所得所失,孰轻孰重?
这里想起了邓拓同志。他一生求知若渴,年轻时以清代学者包世臣的诗句“补读平生未见书”自励。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书籍都不愿添置,何论“苦读”、“补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