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最重要的在于贡献”——访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刘靖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27
第3版()
专栏:

“最重要的在于贡献”
——访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刘靖基
新华社记者 端木来娣
“我愿在有生之年,为宣传、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和四化建设增添一砖一瓦。”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刘靖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在工商界政协委员的住地,记者见到了刘老。他稳健的步履,旺盛的精力,使人很难想象他已是八十二岁高龄的人。我们一见面,他就操着一口上海话风趣地说开了:“解放前我是害怕共产党的。从害怕、怀疑共产党到相信、紧跟共产党,我思想上有一个转变的过程。是共产党的爱国统一战线思想启发和教育了我,使我作出了平生最重大的正确抉择。”
不少人都知道,刘老是近代中国工商业界的知名人士。刘靖基出生在风景秀丽的江苏常州。十八岁到上海宝成等纱厂工作。在残酷的竞争中钻研做生意的本事,他从小职员升到营业部主任。1930年二十八岁那年,他凭借同银行界建立的联系和得到的信任,与亲友一起接办了拥有近千名工人、五十万银元资金的大成纱厂,后来又创办了安达纱厂、大丰纱厂,在上海解放时,他所经营的企业已经发展到有近万名工人的规模。
谈起这段往事,刘老感慨地说:“那时候,我是在夹缝里生存。”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反动宣传,在全国解放前夕,刘靖基匆匆跑到香港,并把资金抽调出去。后来在爱国进步人士的开导下,他了解到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是保护工商业的,才带着试试看的心情飞回上海。
“开始我以为共产党是很可怕的”,刘老说:“在上海我第一次去见陈毅市长时,还有些胆战心惊。但当我见陈毅市长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宽容豁达,我疑惧的心情开始消失。陈毅市长常到我们工商界人士家里作客,有时还邀我到他家里和办公室谈心。陈毅市长的亲切话语,使我初步懂得了党对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当时我就表示愿意和共产党合作。”
刘老在谈到周总理时话就更多了。他说:“我在同周总理、陈毅副总理等领导人接触中,了解到共产党的政策,看到了中国的前途与希望。我决定不再去香港,还把海外的资金、物资和新机器调了回来,建造了安达纱厂新厂。”1954年,刘靖基听到党对公私合营的一系列政策,又看到国营企业发展生产的优越性,就决定首批带头申请实行公私合营。
刘老喝了一口茶,说:“听了邓大姐在这次政协会议的开幕词中强调,共产党员要同党外人士交朋友,交诤友,真是亲切感人。当年周总理的音容笑貌又涌现在我的眼前,十年内乱被破坏的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又回来了。”刘靖基认为,要交诤友,一方面要对党员进行再教育,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主动同党外人士交心、谈心;另一方面,党外人士更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工作,为祖国建设尽力。
现在刘靖基是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董事长和上海工商界爱国建设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说,“这两年我到香港、美国探亲访友,见到很多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华侨,我以自己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以及落实政策的事实现身说法,使他们了解祖国大陆的情况,相信共产党的政策。”
重用、信任,最重要的在于贡献。刘靖基认为,工商业联合会在国际上享有良好的声誉,与世界各国工商团体有一定的联系和往来,会员在海外有不少亲友关系,本人又有长期从事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的经验,这些特点对于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加速四化建设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他向记者透露了他发起成立的上海工商界爱国建设公司今后的打算:引进外资、技术建造商品化的住宅,准备建造两幢二十九层的高楼大厦和几处多层楼房;办一些运用现代化技术和管理的新型企业;大力配合搞好上海闵行、虹桥两个开发区。
计划是实在的,信心是乐观的。刘老笑着说,“不少人见到我,恭喜我长寿、长寿。我想,只有对国家多作贡献,长寿才有真正的意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