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金戈铁马入梦来——悼念战友成荫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28
第7版()
专栏:

金戈铁马入梦来
——悼念战友成荫同志
汪 洋
卓越的电影艺术家、著名导演成荫同志溘然长逝了。我绝然没有想到,他会这样停止生命的最后一息,匆匆地离开人世。痛定思痛,绵绵的哀思和悠悠往事萦回心上,终日不能平息。
我和成荫同志相识,是在1939年“战斗剧社”来晋察冀边区的时候。那时我在“抗大二分校文工团”任副团长,成荫同志在“战斗剧社”任指导员。当时,袁牧之和吴印咸同志正带领摄制组在这里拍摄影片《延安和八路军》。记得在边区文联剧协召集的一次会上,袁牧之同志提出倡议,希望晋察冀边区的文艺工作者积极反映当时的现实斗争。对此我们一致表示赞同,并当即编写了一个反映边区农村新的生活和斗争的剧本《丰收》。这个剧本是由莫耶和刘肖芜同志执笔的,我画的舞台布景图样,由我们两个剧团联合演出。导演则是由成荫同志担负的。我记得成荫同志的夫人申伸同志饰女主角,赵森林和林韦等同志也参加了演出。这个戏当时在晋察冀很受群众的欢迎,后来我们两个剧团还单独演出过。成荫同志不仅能够担负导演工作,而且还是一个很好的喜剧演员。他演的独角戏,曾在部队赢得广大干部和战士的热烈称赞。就是在这次的创作和演出中,成荫同志那平易近人的品格,对人民生活和斗争的饱满热情,以及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解放战争期间,华北军区政治部成立了电影队,由我担任队长。我们从张家口撤出后,1947年住在冀中深泽县东北马村。这时成荫和钟敬之同志根据贺龙同志的指示,带领西北电影工学团到东北兴山学习电影,准备学完后再返回西北。当他们到达华北后即住在我们电影队,一面进行休整,一面在我们电影队了解和熟悉电影的整个拍摄、制作过程。这样,我又和成荫同志相处了一段时间。我感到,成荫同志出于对革命事业的强烈的责任感,为了尽快地熟悉和掌握电影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学习是非常努力的。他兢兢业业,潜心钻研。而且人很聪明,理解、掌握得很快。象这样一个孜孜以求的同志,一旦熟悉和掌握了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必将在电影事业上有所建树。后来,在他到东北电影制片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探索后,于1949年至1950年间,即拍摄出著名的影片《钢铁战士》。之后,又于1951年至1952年和汤晓丹同志一起拍摄了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影片《南征北战》。这两部影片,充分显示了成荫同志的艺术才华,成为他从事电影艺术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同时,也为新中国的电影发展历史写下了新的篇章。
1954年,我和成荫同志带领中国电影实习团到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实习。这个实习团,包括了电影创作、生产、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材。成荫同志除担负副团长的工作,主要是实习导演业务。记得我们到莫斯科电影制片厂资料室参观时,当我们向资料室的工作人员介绍成荫后,一个资料员当即查出记载成荫的卡片,并翻出国外介绍成荫及其创作的报刊资料。我们对此感到非常钦佩,同时也为我们实习团有这样一位国内外知名的导演而感到欣慰。当时,苏联著名导演尤特凯维奇正在拍摄影片《奥赛罗》,成荫同志参加了这部影片的整个摄制工作。除去自己实习导演业务,成荫同志还和我共同负责全团的管理工作。由于经受长期的革命斗争实际的锻炼,成荫同志具有出色的组织才能。他看待问题极为敏锐,判决果断,虽然语言不多,但表达却十分准确。这一点,在他以后回到北影厂拍戏时,表现得更为突出。他所领导的摄制组,管理得有条理,不但组织纪律性好,而且计划性也好。他总是那样胸有成竹,一切都想得那么周密细致。任何创作任务交给他,都能准时完成,决不拖泥带水。成荫同志这种组织才能,也充分地体现在他所拍摄的一系列的影片中。1955年从苏联实习回国后,成荫同志恰逢中年,风华正茂,在创作上正处于蓬勃的旺盛期。他在北影厂拍摄了影片《上海姑娘》以后,带领北影厂一部分创作人员,到八一厂拍摄《万水千山》。接着,又回到北影厂创作和拍摄了《停战以后》、《浪涛滚滚》、《女飞行员》等影片,直至“文化革命”开始。“四人帮”被粉碎以后,成荫同志担任北影厂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在肩负领导艺术创作的同时,又拍摄了《拔哥的故事》。之后,他又带领部分创作人员到西安厂,以其深厚的功力拍摄了《西安事变》。这部影片,标志了成荫同志在创作上又进入一个新的高峰,为影坛开了新生面。
成荫同志把其大半生的精力和心血奉献给电影事业,他为我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钢铁战士》到《西安事变》,纵观成荫同志的创作历程,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到:他总是以饱满的热情,选取人民革命斗争的壮丽篇章,把摄影机的镜头对准斗争中的英雄人物——从领袖到人民群众,从将军到普通战士,细致入微地描绘他们的风采,揭示他们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他总是在广阔的背景上,以浓墨重彩表现革命斗争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民战争的雄姿,金戈铁马,雄伟壮烈,从而真实地再现了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的风貌。成荫同志素以善于表现军事题材和政论性题材而著称于影坛,并以此而显示了其把握生活的卓越的艺术才能。在创作上,他始终不渝地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传统。他的作品,一向是结构谨严、叙述流畅、简洁洗炼。他那质朴无华、平易感人的独特艺术风格,使其在影坛上独树一帜。我们可以说,他所拍摄的那些影片,是描绘我国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的画卷,是谱写人民战争的胜利的交响乐。成荫同志不愧为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艺术家。
文如其人。成荫同志既是一个电影艺术家,也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为人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对同志热情,在创作上肯于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发扬艺术民主。他在拍戏时能够协调摄制组内各个部门的工作,调动每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一个创作的整体。他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同志。1975年,江青在大寨召集会议,妄图借围剿影片《创业》和《海霞》,反对毛主席、周总理和邓小平同志。成荫同志感到当时的气味不对,当即和崔嵬同志托故离开大寨,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的原则性。他乐于助人,特别倾心于青年创作人才的培养。北影厂一些有成就的导演,大多受过他的教益。尤其是一些中青年导演,有的就是直接借助于他的言传身教而成长起来的。当他调任电影学院院长以后,便把全部精力和心血倾注到培养电影新生力量的事业中。
成荫同志近年多病,但仍壮心不已。前不久他还对我表示,一旦身体好一些,他还想拍一点影片。没想到他的这个愿望还没有实现,就与世长辞了。
长歌当哭,谨以这篇文字缅怀战友成荫同志,以儆有生之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