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阅读
  • 0回复

按质论价利国利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29
第2版()
专栏:

按质论价利国利民
本报评论员
工业品实行按质论价,是利国利民的重要政策,也是物价政策的一项改革。
各个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质量高低常常不一样。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优质品要耗费较多的原材料和人工,优质产品比劣质产品的社会经济效益高得多,理应实行优质优价,劣质低价。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有许多不同质量的同类工业产品的差价很小或没有差价,优质产品价格不高,质量低劣、技术性能落后、花色式样陈旧的产品价格不低。这种状况极大地妨碍了企业采用新技术生产优质产品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利用价值规律这个杠杆,按质论价,才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使企业之间在产品质量和花色品种上开展竞争,使市场上的商品更加丰富多彩,促进技术进步。
实行按质论价,有利于调剂市场的供需关系,协调生产和消费的平衡。人们由于生活水平、经济收入、生活习惯的不同,需要的工业品各有不同。同时,各企业的设备、技术水平也有所不同,产品质量有高有低。按照产品的质量合理定价,消费者和用户可以根据各自的经济力量和实际需要,选择不同档次的商品,使社会购买力均匀地分散开来,这不仅有利于货畅其流,物尽其用,还可以满足不同消费水平的需要。如果不按产品质量的高低把价格的差距拉开,就会出现某些商品供不应求,另一些商品滞销积压的现象。目前,市场上一些名牌产品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经常脱销;非名牌产品的库存量与日俱增,就是和质量差价太小有直接关系。
有些人担心贯彻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政策会导致工业品价格上涨。这种顾虑是多余的。按质论价意味着价格有升有降,优质产品适当加价,质量低的产品适当降价,消费者会从中得到好处。“商品的质量下降是最大的涨价”。过去实行“一刀切”的价格政策,有些消费者在市场上买不到优质产品,只好用同等的钱买低质量的商品,实际上等于产品涨了价。实行优质优价,这种状况就会改变。优质名牌产品和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价格适当高一些,使价格和价值相适应,这样做,有利于稳定市场物价,保障用户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实行按质论价,要把促进技术进步,赢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作为基本出发点。制定工业品的质量差价时,既要有利于促进企业增产优质产品,保持和发展传统名牌产品,积极研制新产品,限制生产以至淘汰不符合社会需要的陈旧落后产品,又要有利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确定产品质量差价,既要使优质产品有明显的优价,又不能形成不合理的差价,如果价格超过社会所能接受的程度,就会造成相反的效果。对陈旧淘汰产品实行惩罚价格。凡经国务院主管部门和省、市、自治区核定为陈旧淘汰产品的,要尽快把出厂价格降至无利甚至亏损水平,以促使企业积极研制新产品。在实行按质论价中,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以优质优价为名,变相涨价,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