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束鲜花——《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参观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30
第5版()
专栏:

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束鲜花
——《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参观记
本报记者 肖体焕 杨 涌
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正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里举行。这是一个在我国雕塑艺术和城市建设史上还从来未有过的展览,自4月29日开幕以来,每天都接待着数千名前来参观的观众。
我国雕塑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把雕塑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则是近几年的事。据统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建成的城市雕塑一百九十四件,占建国以来总数的近60%。其中比较引人瞩目的有:上海市宋庆龄墓地,翠柏衬托下的宋庆龄汉白玉石坐像;屹立在广东省珠海市海滨礁石之上,高达九米的花岗岩雕刻《珠海渔女》;在著名的“牡丹之乡”洛阳市皇城公园内,飘然撒花的《牡丹仙女》;巍然耸立在天津市街头,为庆祝引滦工程落成而修建的母子塑像——《引滦入津纪念碑》;等等。
我国已建成的城市雕塑,逐步改变了一些城市的景观,美化了街道、建筑、园林,对于陶冶人们的精神情操,丰富文化生活,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
这次《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展品来自二十五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计三百四十六件,有纪念性雕塑、建筑雕塑、园林雕塑等设计方案。另还有已建成的城市雕塑照片八十一帧。
纪念性雕塑设计方案,大致可分成两种类型。一是纪念历史事件的群雕,如湖北的《太平天国九女墩》、河南的《“二七”罢工纪念碑》、上海的《龙华纪念碑》、山东的《五三惨案纪念碑》、北京的《八女投江》、重庆的《较场口事件纪念碑》等。二是纪念人物的雕像。其中有历史人物,如东周巴将军、玄奘、林则徐、谭嗣同、邹容、陈嘉庚等;有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如周总理、宋庆龄、陈毅、廖承志、李大钊、叶挺、赵一曼、闻一多、江竹筠等。
一尊优秀的城市雕塑,往往会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国不少城市已经向雕塑工作者提出建立城标的要求。这次展览会上,展出有包头市三只奔跑的金鹿的城标方案,呼和浩特市三只银灰色骏马头的城标方案。咸阳市的城标方案有三个:两个是设计有汉朝朱雀形象的,一个是纺织女工昂首挺胸的形象。
有人曾经把雕塑比作建筑的钮扣,形象地说明了建筑与雕塑二者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展览厅里,有四分之一的展品属于各种类型的建筑雕塑设计方案,它们有的将置于建筑群中,有的将作为建筑物的一种装饰。我国传统的居民院落,常常都有影壁。山东的赭红色浮雕展品《农家乐》,塑一胖女孩骑在鱼上,周围是莲花,取“连年有余”之意,装饰在青砖白墙的影壁之上。观众说这种浮雕别开生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天地。
园林雕塑,是指安置于公园、街心花园、绿地、林荫道以及动物园中的雕塑。展览会上展出的园林雕塑设计方案,大致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历史文化名人,如文学家屈原、李白、苏东坡、李清照、吴承恩、曹雪芹,艺术家聂耳、冼星海、黄宾虹、吴昌硕,医学家华佗、李时珍,科学家徐光启、詹天佑、冯如、李四光等。二是文娱体育活动,如陕西的《游戏》、安徽的《园丁之歌》、北京的《女排》、辽宁的《泳》等。三是动物形象,如湖北的《白鳍豚》、北京的《长颈鹿》、黑龙江表现大小熊相戏的《戏》、江西反映三只鸿雁高飞的《长空天使》等。四是神话传说故事,如安徽的《后羿与嫦娥》、湖南的《西游记》、山东的《哪吒闹海》、北京的《珍珠姑娘》等。
据展览会办公室人员介绍,参加这次展出的雕塑设计方案,是由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从各地送来的五百多件作品中筛选出来的。到展览结束时,对每个参展作者都将颁发一枚纪念铜牌。
专家们反映,纵观这次展出的三百多件雕塑作品,有四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题材的广泛性,既有现实题材,也有历史题材;既反映当今的现实生活,也有传说、神话故事;既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也有禽兽虫鱼的生动写照。二是强烈的时代气息,整个展览作品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陶冶,同时也给人以愉悦的美的享受,它们既挖掘了心灵美,又表现了行为美。三是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就表现手法而言,既有现实主义的,也有浪漫主义的;既有中国传统的表现手法,也借鉴了外国新的表现手法。如湖北雕塑《鹤舞》,表面上看是绿色草坪上一个不规则的白色扭圈,实际上反映的是一只母鹤,在跟一只小鹤相亲相爱,表现手法比较抽象,但又明快、洗练,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四是新的雕塑创作力量正在成长,参加这次展出的作者,有老一辈的雕塑家,但最大量的是中青年雕塑工作者,包括一些正在学校学习的学生。
这个展览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一些外国客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也闻讯赶来参观。香港雕塑家协会会长文楼先生送来三件作品参展,并观看了整个展览。他认为,中国的城市雕塑具有相当水平,完全可以进入世界雕塑之林。不少从事城市工作的领导干部和观众,参观后在留言簿上留言,希望将展览中的优秀雕塑设计方案,尽快为美化城市、美化环境服务,让城市雕塑这束精神文明建设的鲜花,越开越鲜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