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欧洲城市雕塑一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30
第5版()
专栏:

欧洲城市雕塑一瞥
田金铎
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三年,我作为中国雕塑家考察团、中国美术家代表团的成员,先后访问了意大利、法国、匈牙利和比利时,对这些国家的美术,特别是城市雕塑进行了参观考察。
在意大利的罗马,我们看到最古老的雕刻,是古罗马时期从埃及运来的方尖碑和动物雕刻。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在为罗马设计卡比托里广场和元老院时,从郊外把古罗马皇帝马尔苦斯·奥里略的骑马铜像搬迁到广场中心,又把另外四座大理石雕像摆到广场前部,使广场显得庄严肃穆。后来还在威尼斯广场,建起意大利第一代皇帝的雕像《祖国祭坛》。这样,就把几个时代的建筑雕塑集中于一地,成为意大利国家的象征和艺术圣地。再如巴黎的《凯旋门》,是拿破仑一世为炫耀其武功而建,如今,已成为法国政治活动的中心和世界游客向往的地方。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修建于美丽的多瑙河畔的《解放纪念碑》,被公认为社会主义匈牙利的标志。而意大利威尼斯城圣马克广场的《翼狮》,则是威尼斯的城标。在欧洲,城市雕刻已经成为国家或城市历史的缩影。
至于建筑装饰雕刻和园林雕刻,更是不可胜计,它们象凝固的诗、无声的歌,点缀着、美化着城市。比利时布鲁塞尔旧皇宫广场的一幢建筑物,除窗户以外,整个墙面全是雕刻,使人目不暇睹。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有一个雕塑公园,集中了近代世界著名雕塑家的一千余件作品,简直成为室外雕塑博物馆。此外,象巴黎杜伊勒里公园地中海雕塑,意大利佛罗伦萨波波里花园雕塑,等等,都是多彩多姿,久负盛名。欧洲人认为,公园里如果没有水与喷泉,就缺少活泼欢快的气氛;而只有山水树木,缺少雕塑,这座公园就没有灵魂。
欧洲一些国家的城市雕塑如此发达,固然与文化传统分不开,但与国家的重视也密切相关。法国政府于一八七五年通过法律规定,将建筑费用的百分之一,用作雕刻和装饰。另外,一些宗教机关、社会团体也资助这一事业。近代雕塑家罗丹的名作《巴尔扎克》像,就是法国作家协会的订件。这些国家的美术学院都开设艺术修复专业,培养专门人才,用现代科学技术对那些年代久远的青铜、大理石雕刻进行保护和维修。为了保持古老的城市面貌,罗马、威尼斯和巴黎都规定不准拆迁老城建筑物,只能按原样复修,搞新建筑要另寻新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