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三江壮瑶同胞的心愿实现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02
第5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三江壮瑶同胞的心愿实现了
广西恭城县三江公社位于县城的东南侧,是壮、瑶族同胞居住集中的地区。这里山多,河流多,交通很不方便。解放后,国家虽在这里修起了公社至县城的公路,但因河流纵横,很多公路经过的渡口无桥,城乡交流仍然受到很大限制。过去这些河流上架设的各种式样的便桥,有的腐朽了,有的被洪水冲走了,有些勉强能走的桥,也是摇摇欲坠,很不适应现在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需要。前些年,石口小村等十一个村寨的壮、瑶族同胞看到这种情况,很想修几座桥,解决山区群众过河难的问题。但在那吃“大锅饭”的年代,社员们吃饭靠统销,生产靠贷款,用钱靠救济,修桥的事根本谈不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农民开辟了致富的路,三江各族群众根据山区特点,在抓好林业和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传统的土特产品,经几年的努力,打开了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收入成倍增长,农民生活大大改善。石口小村等村寨的壮、瑶族同胞富起来了,不仅不愁吃,不愁穿,家家户户购买了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物品,而且大都有了存款。喜悦之余,他们自然想到了修桥。去年秋收后,在大队干部盘春志等同志的倡议下,二百一十七户壮、瑶族同胞共筹集专款一万七千五百元,并请来了泥、木、石匠师傅,出动了近千名劳力,分别在石口、西岭洞、毛力山等十多处开始修桥,到今年2月底,已修建好了两座可通行拖拉机的石拱桥,两座可通行木板车的铁索桥和一座风雨桥(凉桥)、六座木板桥,还修整了一百四十多华里的机耕路和人行道。这些桥梁的建成,基本沟通了山区与平地村寨、社队之间的生产流通关系。
彭巨武 唐德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