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愿我国农民更快地富裕起来——“如何看待先富起来的农民?”讨论小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03
第5版()
专栏:

愿我国农民更快地富裕起来
——“如何看待先富起来的农民?”讨论小结
本报农村部
“如何看待先富起来的农民?”这个讨论专栏,经过四个多月,刊出十八期。这次讨论受到各地读者,特别是农村读者的欢迎和支持。四个月中,我们收到来信、来稿近一千件,由于报纸篇幅限制,有些内容很好的来稿未能刊用,我们在此表示谢意。不少农民(主要是专业户)写信、写文章参加讨论,使讨论更加生动丰富,更具有群众性。据我们初步了解,这次讨论在一些地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讨论专栏刊登了河南省几位专业户的稿件后,他们分别收到各地许多来信,有的收到来信达千余件。人心思富,可见一斑。
1980年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开过一年多,本报曾开辟专栏,组织讨论农村广大干部群众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农民怎样尽快富起来?”发起这个讨论的目的,主要是解除一部分人在长期极左思想束缚下,不敢大胆放手领导农民勤劳致富的不正确思想,消除农民想富怕富、谈富色变的顾虑。转眼四个年头过去了,我国农村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党的勤劳致富的政策已经深入人心,大多数农民在发 展生产的基础上,收入显著增长,一部分农民率先富起来,这个事实在农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读者给我们来信反映,如何正确看待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已成为当前农村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正确解决,我国广大农民勤劳致富的步伐又会缓慢下来,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势必受到影响。我们接受读者的建议,发起“如何看待先富起来的农民?”的讨论。
这次讨论,是围绕如下几个问题逐步深入的:一、农村中这几年率先富起来的主要是一些什么人?二、为什么先富起来的农民是农村新的生产力的代表?三、八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特征是什么?四、如何看待先富起来的农民在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中的作用?等等。大家摆事实,讲道理,对这些问题大体上取得了一致的认识。许多讨论文章指出,我们决不能把这些先富起来的农民,与解放前的农民,乃至合作化前的农民等同起来,决不能把在党的政策指导下勤劳致富,与过去剥削阶级的个人发财混为一谈。大量材料说明,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继承和发扬我国农民的优良传统,又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者的某些新气质。他们以积极进取、大胆革新的精神,突破老一辈农民的局限性,把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经营引向专业化、社会化,促进了农村专业分工和多样化的经济联合,为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们积极研究和应用科学技术,掌握各种信息,改善经营管理……在继承传统技术的基础上,把各种生产因素组合起来,并在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方面有所创新,实现了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成为目前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显然,这些先富起来的农民今天所走的道路,正是我国广大农民将要走的道路;他们的今天,就是其他农民的明天;保护先富起来的这部分农民的积极性,就是保护全体农民,包括目前还比较贫困的那部分农民的积极性。
当年本报发起讨论“农民怎样尽快富起来”的时候,有同志还提出“社会财富好比一碗水”,担心少数人喝多了,多数人就得少喝;允许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其他人就要受穷。在这次“如何看待先富起来的农民?”的讨论中,大家用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实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以后,整个农村出现的是共同富裕的趋势:富裕户的比例逐步上升,贫困户的比例明显下降。一部分专业户率先富起来,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使那些后富的人取得勤劳致富的经验,加快自己致富的步伐。不少地方出现“一户成功,百户仿效”的景象,说明农村这些率先富起来的专业户,对广大农民群众有巨大吸引力。正象当年那些跟随我们党,支援人民战争,消灭封建势力的积极分子一样,今天,农村中这些率先富起来的专业户,是跟随我们党为适应商品生产发展而进行农村经济改革的闯将。
先富起来的农民,带来了农村兴旺、国家富强的春讯。我们发起这次讨论,是为了加深大家对这部分农民的了解、关心和支持,推动党的农村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这个问题的彻底解决,有待大家到实践中去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们深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必定会有更多的农民通过勤奋的劳动,走入富裕行列。愿我国农民在勤劳致富的道路上更快地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