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天涯海角一园丁——记崖县三亚中学教师梁启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08
第3版()
专栏:

天涯海角一园丁
——记崖县三亚中学教师梁启圣
去年深秋,海南岛崖县三亚中学老师梁启圣,在北京参加完工会十大,带队领导听说他近年来公出时两过家门而不入,假期也没探家,便“强迫”他顺路回南京看看,并给假十天。
当梁启圣到南京看到分别时蹒跚学步,如今已是一年级学生的女儿时,父女俩互不相识,在场的人为他们的相会流下了眼泪。
是啊,梁启圣从吃不饱饭的1960年自愿去崖县教书,已有二十四个年头了,但和家人团聚却是有数的几次。人们怎能不感动?
可是,梁启圣只在家呆了六天,就赶回地处“天涯海角”的崖县。
是什么使他如此牵肠挂肚呢?
原来,他收养了一个当年琼崖游击队员的遗孤、黎族学生黄永福。
那还是1977年,梁启圣正在高峰公社中学教高中,刚读初一的黄永福,失去了亲人。梁启圣主动收养了这个革命后代。1978年,梁启圣调到县城三亚中学后,把黄永福接来继续上学。黄永福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梁启圣又送他进补习学校,六年多来,一直承担着他的全部费用。梁启圣承担着比一个教师更重的职责,所以,他匆匆归来了。
在崖县,梁启圣抚养过的黎族学生,黄永福既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前些年,山区黎族群众生活艰苦,孩子们上学往往坚持不到毕业。碰到这种情况,收入微薄的梁启圣,总是倾囊相助、供吃供穿。1972年的一天,十五岁的高中生林继师捆起行李,要退学回家。梁启圣赶了80里山路,来到流云飞渡的扎南山家访。他看到的情景是:林继师的爸爸生病卧床,母亲鸡一叫就起床舂米,煮上一锅稀饭,摆好一碗盐巴,便匆匆上工了,中午也不回来。小弟弟小妹妹们哪个起床,饿了,自个盛一碗稀饭吃。到了晚上,稀饭光了,妈妈也该回家了。林继师上学自然无粮可带,书确实读不下去了。目睹此情此景,梁启圣有说不出的辛酸。他把林继师弟妹紧紧搂在怀里,决心拚全力为他们家供养出一个文化人来。从此,他就把林继师带在身边,同睡一张床,共吃一锅饭。1977年春,林继师被推荐上了华南师范学院,成为方圆几百里第一个黎族大学生。大学三年,他的衣服、鞋袜、书费、探家路费,仍由梁启圣供给。每月,还寄10元零用钱。可是,林继师哪里知道,这期间梁老师的妻子带着两岁的女儿、一个生病的老人,在南京待业一年多,还需要赡养。后来,当林继师知道自己的所穿所用,都是老师咬着牙从全家老少的口里、身上省出来时,便写信给老师说:“您为了培养我这个贫苦的黎族学生,费尽了心血,吃尽了苦头,我终生难忘。”现在,他当了中学老师,也留4个学生在家里吃饭。
高峰公社这几年第一个考上中专的学生和现在当了公社干部、农场场长、生产队长的4名学生,梁启圣都抚养过一年的时间。至于在他那里吃过、住过、被资助过的同学,就更多了。以至他的宿舍被老师们称为“黎人之家”。近十多年来,他已把工资收入中的5,000余元花在黎族学生身上。可他自己15岁参加工作至今,没买过一件象样的家具,存款更是一分钱没有。去年3月,他到春寒料峭的北京出席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表彰大会,身上还穿着借来的外套。
多年艰苦的生活,给梁启圣留下一个瘦弱的身体,但他对纯朴的黎胞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当他亲眼看到不少群众在闭塞的山区仍然刀耕火种、用木炭划道道计数时,他明白了这里最需要的是文化,是人才,为此,他节省着每一分钱,并把生活中的一切困苦咽到肚子里,干下去。
梁启圣不满足于自己中等师范毕业的文化水平,在六十年代就函授学完了大学本科中文系的全部课程。多少年来,他迎着熹微的晨光,伴着深夜的明灯,开展教学研究,写出了《黎族学生心理、感情、性格方面的特点》、《如何提高黎族学生语文水平》、《对黎族学生的思想教育》等珍贵材料,和老师切磋有关教学艺术,有的已在报刊上发表。
“春蚕到死丝方尽”。为了新一代黎家儿女的明天,梁启圣远离亲人,呕心沥血,年仅46岁,已早生华发。江苏、南京、天津,在各地的亲友为他联系过单位,希望他调回内地。可是,崖县的各族群众更需要他。去年4月,当他被命名为全国优秀教师从北京载誉归来时,三亚镇三千多群众夹道欢迎,鞭炮响了十几分钟。人民牢记着他,党没有忘记他。去年春节,胡耀邦同志视察海南时,高兴地赞扬了这位海南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最近,州、县教育部门领导找他谈话,打算提拔他去上级机关工作。脸上总是带着宁静的微笑的梁启圣,这时急了:“海南的各族群众需要文化人,作为老师,我生命的价值在课堂上、学生中,因此我哪里也不去。”这位中国共产党党员,就象南海边的“南天一柱”,早已牢牢扎根于这块正在开发的宝地上。 
林陶(附图片)
梁启圣和黎族学生在一起。 袁复镜 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