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破除“打富济贫”遗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09
第1版()
专栏:

破除“打富济贫”遗风
本报评论员
历史上农民起义军“打富济贫”的口号,曾经起过进步作用。在社会主义时代,这种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就只有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消极影响了。前些年,这种思想在农村很时兴了一阵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情况虽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它远未绝迹。以“发扬风格”为名,行向专业户摊派之实,就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
帮助贫困户,请“发扬风格”。
办文化站,修校舍,请“发扬风格”。
活跃文化生活,放电影、唱戏,请“发扬风格”。
乡邻办红、白喜事,请“发扬风格”。
……凡此种种,多数是干部出面,“盛情难却”。不出钱,有“为富不仁”之嫌;出钱少,受“风格不高”之讥。说这是“打富济贫”的遗风也许不算过份。
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左”的思想影响未肃清有关,也与报刊的一些片面宣传报道有关。例如,本报关于某专业户主动为全队还清两万多元贷款的报道,有些报刊关于专业户自愿捐款的报道,就带有这种片面性。
目前,农村商品生产还不发达,专业户怕政策变、怕富的思想还相当普遍,少数人、包括部分干部“红眼病”还相当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宣传专业户“自愿捐款”,容易引起新的思想混乱和波动。试想,如果广大农民眼看着专业户的劳动果实,都被冠冕堂皇地“发扬风格”去了,谁还愿意再当专业户?谁还有劲头勤劳致富“冒尖”呢?当然,有些专业户自己富了不忘大家,真正自愿拿出部分资金帮助他人解燃眉之急,或从事公益事业,是应该肯定和表扬的。但是,目前还不宜提倡和宣传这类事,以免给广大专业户造成精神压力,也避免给某些思想政策水平不高的人提供强行摊派的口实。
我们提倡专业户发扬风格,主要提倡他们把经营管理方面的好经验,采用科学技术的好办法,发展商品生产的好门道,传授给周围农户,把开启富裕之门的“金钥匙”交给更多人,带动大家一起富。论精神境界,教人致富比“乐善好施”高得多,切实得多。后者,古已有之,前者只有八十年代的新型农民才能做到。我们要认真破除“打富济贫”的遗风,把专业户“教人致富”的好风格大大发扬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