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春风又绿古崖州——海南纪行之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09
第2版()
专栏:

春风又绿古崖州
——海南纪行之四
沿五指山中路,一溜慢坡,直到湛蓝的海边,便是位于天之涯、海之角的崖县了。
崖县古称崖州。唐朝李德裕平定藩乱后遭忌唐宣宗,被贬崖州,痛书“崖州在何处,生渡鬼门关”,视崖州为“化外”之地。解放后的崖县,自然是旧时代不能比拟的。不过,直到几年前,那儿的黎、苗、回、汉群众,仍然处于自给经济的封闭状态,商品生产极不发达。直到1978年,全县人均收入才五十七元。有人告诉我这么一件事:县里投资在羊栏区建了一座日榨五百吨的糖厂。有了糖厂没有蔗,试榨一次亏了不少钱。而就在糖厂附近有上万亩宜蔗荒地,居然没人去发这个财。去年,乐东县有个农民跨县在这里承包七百五十亩田种蔗,预计这个榨季总共能收二千二百吨蔗,去本还利后能净挣二万元。商品生产的广阔前景启迪了当地群众,大家竞相承包荒地种蔗,很快发展成六千五百亩的糖蔗生产基地。
在崖县,人们说,去年一个一号文件,今年一个一号文件,给想富不懂怎么富的人开了窍,给能富不敢富的人壮了胆。崖县有个林旺区,过去人称“荒坡连荒滩,林旺林不旺”。打从去年以来,一些专业户、重点户承包了六千多亩荒坡荒滩造林。下丈大队农民黎启祝一家栽了一千亩小叶桉。今春一检查,成活90%以上。人家给他算了一笔账:每亩三百三十棵,十五年成材后,卖一棵十五元。也就是说一棵树一年长一元,一千亩该是多少钱,简直是打下了百万富翁的家底。
好些过去办不到的事,如今办到了。就在古崖城的港汊边,有条十二公里长的荒滩,七十年代学大寨,千军万马,抬猪抬菜,年年造林年年死,仍是一片荒滩。去年两个联合体一承包,绿化了十一公里,一千四百亩,到今春,成活80%以上。地没变,人没变,一个承包加林权所有,把人们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都调动起来了。现在,承包的热朝从沿海发展到山区,小林场,小槟榔园,小蔗园在全县开了花。政策放宽,致富门道有的是。崖城一带香蕉种得多,熟得早,运输专业户应运而生,上门收购,远销到海南北部。整个崖县,农民运输专业户的大小机动车已有七百多辆,活跃在县内县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