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应制止滥捕青海湖产卵湟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09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应制止滥捕青海湖产卵湟鱼
本报记者 邓全施 杨新河 孙宁海
目前,正是青海湖湟鱼产卵季节,尽管青海省有关部门三令五申,禁止捕捞,但记者在湖区看到,偷捕滥捕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湟鱼是青海湖的特产,每年5至7月,湟鱼游向淡水河产卵。为保护青海湖鱼类资源,有关部门早就三令五申,在湟鱼产卵期间,除国营青海湖渔场少量捕捞外,禁止任何机关单位、社队集体和个人到湖区捕鱼。
5月23日,当记者来到注入青海湖的最大淡水河布哈河入湖口时,看到河面横设了十多道尼龙粘网,最长的一道网,长达三十多米,几乎拦住了湟鱼必经的全部河道。这些网都是非法捕鱼者偷偷安放的。被粘网捕获的鱼,大的有四斤多重,小的只有二三两。
注入青海湖的淡水河共有四十多条,都是湟鱼产卵的禁捕区域,可这些地方都有人在捕鱼。有些人甚至带着帐篷、渔具,长期住在这里以捕捞产卵的湟鱼为业。
滥捕湟鱼的不仅有来自青海东部和甘肃等地的农民,还有一些国家干部和工人。在布哈河口,属于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工程的工程队和钻井队,共五百余人。这些人不仅捕捞产卵的湟鱼做菜肴,而且还大量晒鱼干。
省水产局渔政科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5至7月是湟鱼产卵的旺季,每条鱼腹内约有鱼卵一万六千多个,捕捞一条亲鱼,等于捕杀了千千万万的幼鱼!
青海湖气温低,封冻时间长,湖内浮游生物和水草少,鱼类生长很慢。一条一斤左右的湟鱼,一般需要生长七至十年时间。五十年代以来,由于在产卵季节无节制地盲目滥捕,致使湟鱼产量锐减。原来湟鱼个体平均重达二斤多,现在已降到六两多。自从颁布青海湖渔业资源保护法令后,虽然刹住了机关团体滥捕湟鱼的现象,可个人偷捕的现象却日益严重。水产部门虽然设有巡查人员,并在主要路口设卡,拦截偷运湟鱼的车辆,但也管不过来。非法捕捞产卵湟鱼之风若不刹住,恐怕过不了多少年,湟鱼资源就会枯绝。
有关部门建议,为了保护湟鱼资源,对不听劝告在湖区私自捕捞湟鱼的单位和个人,要加以严处。湖区的防护力量应当加强,并发动当地群众配合政府切实保护好青海湖湟鱼资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