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大运河究竟有多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09
第5版()
专栏:问事窗

大运河究竟有多长?
问:大运河的长度,有多种说法:1979年出版的《辞海》上说全长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1981年11月出版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中国历史》(试用本)上,又说全长四千多里;其他书刊上的说法还有不少。那么,大运河究竟有多长?
黑龙江大庆市 张守强
答:我国的大运河,是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伟大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提起大运河,人们会联想到隋炀帝开运河的故事。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运河的开凿。据《左传》记载:鲁哀公九年(公元前487年),吴王夫差曾开邗沟,“沟通江淮”。从今江苏扬州附近引江水,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今江苏淮安县北五里北神堰)入淮。这条邗沟就是现在大运河的前身,距今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开凿山阳渎,实际上是对古邗沟的整顿。山阳渎南起扬州(今扬州市),北至山阳(今江苏淮安)入淮,中间不再绕道东北的射阳湖,较古邗沟更加径直。炀帝即位后,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经济要仰给于江淮,又要加强对东北的控制。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他下令开凿运河。首先开通济渠,从洛阳的西苑(即今洛阳市涧西)引涧水、洛水到黄河,再从板渚(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循汴水至商丘东南流入淮。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又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黄河,北到涿郡(今北京市西南)。大业六年
(公元610年)又开江南运河,由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市)。人们通常所说的隋唐大运河,就是由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或称邗沟)和江南运河相联结而成的。《中国历史》课本上介绍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就是这一条,实际长度应为两千七百余公里;按市里算,应是五千余里。
元朝定都北京,与江南的水路联系,没有必要绕道洛阳,况且运河的有些段落(如通济渠)在宋代以后已淤成平地,所以,元朝在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以后,为了解决南北通航问题,先后挖通了济州(今山东济宁市)到须城(今山东东平)安山的济州河,从须城安山西南到临清(今山东临清市)的会通河及通州(今北京市通县)到元大都
(今北京市)的通惠河,奠定了今天南北大运河的基础。但因会通河引用汶水水源处理不当,岸狭水浅,通航仍感不便。明朝永乐年间,采用汶上老人白英的计划对大运河的会通河段(包括济州河)进行了改造,引汶水入南旺湖,利用南旺湖地势高的有利地形,使十分之七的水北流,十分之三的水南流,从此大运河航运畅通无阻。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为一,大大缩短了南北水路运输的航程,便利了南北的交通。《辞海》所载全长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就是指今日的京杭大运河。地图出版社编印的地图及其它有关图书,至今仍然使用《辞海》提供的资料。1983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的河流》一书,谈到大运河时,也是说全长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史为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