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急待解决的债务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09
第7版()
专栏:

急待解决的债务问题
谈锋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目前又出现严峻局面。西方一些专家惊呼,第三世界债务危机的“第二阶段”提前来到了。
所谓“第二阶段”,是针对1982年出现过的债务危机而言的。当时墨西哥无力偿还到期的巨额债务利息,触发了一场国际金融危机。经过美国政府出面,推动某些国际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一道提供新贷款,并重新安排偿还债务日期,那次危机才暂告平息。目前出现的“第二阶段”危机则有两个特点:一是好些欠债国家已无力偿还到期利息,例如玻利维亚在5月30日宣布暂停还债,厄瓜多尔也于6月4日暂停支付外债本息;二是一些贷款银行尤其是美国银行开始出现“信任危机”和不稳局面,例如两周前美国一些大商业银行竟濒临倒闭,经联邦储备银行倾力救助才稍见稳定。
据统计,目前发展中国家所欠债务总额为七千六百八十亿美元,其中欠外国商业银行的债款为四千一百二十亿美元;估计到今年年底,债务总额将达八千一百二十四亿美元。如此巨额的债务,对这些欠债国经济上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例如仅利息一项,就占巴西全年出口收入的50%,占阿根廷全年出口收入的85%。巨额债务使这些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处于衰退之中。它们被迫接受一些国际金融机构提出的“紧缩国内经济”措施,致使生产下降,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政府补贴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甚至出现政治与社会不安定的局面。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也对发达国家起“反作用”。以美国为例,“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了银行资金的周转,以及对第三世界国家出口下降,使美国国内有关工业部门开工不足。
例如去年美国对拉丁美洲国家的出口下降42%,使美国国内约四十万人失去就业机会。
形势如此严峻,专家们苦无对策。一些人士公正地指出,用于解决1982年债务危机的所谓“五点战略”(重点在于债务国国内经济的调整和重新安排债务偿还日期的一些应急措施)只是“治标”战略,至多只能给债务国一个喘息机会,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债务问题。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则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目前“第二阶段危机”的直接原因就是美元的高利率。今年,美元利率已上涨近三个百分点,而每上涨一个百分点,第三世界债务国要付的利息一年就要增加四十亿美元,高利率为害之烈,由此可见。美元的高利率来自美国政府预算的高赤字,因此一些发展中国家愤怒发问:“为什么要由我们来支付美国的巨额赤字?”
最近,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四国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要求美国降低利率,放宽还债期限,增加从拉美的进口;四国还定于6月中召开高级会议共商联合行动。不幸的是,一些发达国家至今仍不正视债务危机的严峻现实,拒不承担自己在处理这场危机中应负的责任。就在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前夕,美国竟表示,解决第三世界债务问题的任何新措施“要在商业银行和债务国之间制定”,“而不受政府支配”。美国官员并透露美英“不准备大刀阔斧修改处理债务危机的战略”。这种推卸责任的态度不但无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对这些发达国家也毫无好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