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泛舟于中国古典美学之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09
第8版()
专栏:美的随想

泛舟于中国古典美学之海
周来祥
中国古典美学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里有哲人们的美论,更有文人墨客关于诗文、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小说、戏曲、建筑、园林等审美经验的概括,形式生动多样,内容深妙精微。每当我泛舟古典美学之海,犹如进入藏宝之山洞,珠宝金银,俯拾即是;亦如漫游山阴道上,移步换景,应接不暇。
我觉得对中国古典美学在世界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应予以充分的估价。世界古代美学可以说有两大高峰,一个是古希腊,另一个就是中国。前者是奴隶制时期的代表,后者是封建制时期的代表;前者以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为泰斗,后者则以公孙尼子(《乐记》)、刘勰、谢赫、司空图、严羽、金圣叹、叶燮、李渔、脂砚斋、王国维等绵延相继,群星璀璨。
我喜欢对中西方美学作比较研究,在比较中感到:中国美学是世界两大美学体系之一。假若说西方创造了偏于客观摹拟,以人物、典型为核心的再现美学,那么中国则贡献了偏于言志抒情,以意境、韵味为核心的表现美学;假若说西方的古典美学偏于美与真的统一,偏于美学和哲学认识论的统一,那么,中国古典美学则偏于美与善的结合,偏于美学与伦理学、心理学的结合。中西方这两大美学体系,源远流长,各有千秋!
近来研究小说美学,发现中国古代小说美学也曾经是世界近代美学的先声。西方的近代批判现实主义,可以说兴起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的小说创作,尤以法国的巴尔扎克、俄国的托尔斯泰为代表。而中国的近代现实主义思潮,则在十七世纪金圣叹的小说评点中就已发轫了。金圣叹所谈的“我亦以惊吓为快活,不惊吓处亦便不快活”的崇高理想(崇高作为美学范畴,不是作为伦理概念),以“未必然之文”,写“必定然之事”的创作原则,“定是两个人,定不是一个人”的个性典型的追求,不是与西方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不谋而合吗?
我还觉得,要建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就不能离开祖国美学传统这个基地。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过去作得较少,现在还仅仅是开始。当然我们不是盲目的排外者,我们也将批判地吸收西方一切有价值的美学财富。我常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创造,很可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民族美学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经过否定这个辩证发展的环节,使中西方美学的优秀传统达到一个新的辩证的融合。这是一个理想,但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将来,也可能成为一个现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