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坚定不移地走南美技术型的道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10
第3版()
专栏:体育

目前,我国有几十支甲、乙级和青年足球队。在足球运动尚不十分普及的情况下,这些队伍是实现足球腾飞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思想作风、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如何,是衡量我国足球运动现状的重要标志,也直接影响着国家队的建设。我们希望广大读者就如何建设优秀足球队、怎样提高训练质量和树立什么样的训练指导思想等问题,踊跃发表意见。——编者
坚定不移地走南美技术型的道路
辽宁足球队教练 倪继德
谈到我国足球的腾飞,有一个十分重要而至今还未解决的问题——中国的足球究竟走什么道路?
当今世界足坛还是南美的技术型和欧洲的力量型两大风格流派在争夺霸主。中国的足球究竟是走南美的技术型道路,还是走欧洲的力量型道路呢?笔者认为: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徘徊不定,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足球之路。五十年代学匈牙利,六十年代学巴西的阵型,七十年代学联邦德国……几十年来,中国足球腾飞不起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今天东海出了个“仙”,我们就去学“仙”;明天西山出个“神”,我们又去学“神”。我们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足球要腾飞,我们自己具有什么?我们又缺少什么?我觉得,要学的正是我们缺少的,而缺少的恰恰是中国足球腾飞的希望的翅膀。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把南美技术型、欧洲力量型以及中国的特点作个大概的比较:
欧洲球员体型高大强壮,奔跑能力极强。在战术上整体精神好,充分利用其身高和力量好的特点去制定战术打法,给人以舒展、场面壮阔和对抗能力极强的印象。其技术简练、实用,脚力大,远射和高空头球占明显优势。
南美球员身高和体质类似东方人,协调性好,灵活,速度不算快。整体精神稍逊,但战术意识深刻,配合熟巧,灵活多变,以智取人。个人技术全面,娴熟精巧,控、传球和突破能力强,脚法细腻,运用自如。
中国运动员身高和体质类似南美人,速度快,较灵活,协调性稍差。战术上整体精神好,追求配合,肯努力,以传统的边线进攻为主,但变化不多、不活。战术意识较差。掌握一定技术,但不熟不精,球性、球感差,对抗中的传、控球和突破没有把握,脚法单一。
从上述情况分析看,如果学欧洲打力量型足球,我们没有他们那种先天的优越的身体条件和围绕其身体去练技术、制定打法的优势。发展高大强壮的体型,需经济上数十年的努力,体质则是要几代人随着营养的提高才能改变。和南美相比,我们主要差在个人技术的娴熟和技术意识的深刻,这一点是可以学习和提高的。只要我们认清形势,不再徘徊,坚定不移地走南美技术型的道路,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一定会改变我国足球现在传不准、拿不着、接不上、射不进,连东南亚都冲不出去的局面。
为了验证上述看法,让我们举些例子来看:
第十二届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和新西兰队的比赛,论身体我们比人家矮一截,论力量我们难以与人抗衡,只有依靠技术和战术去摧垮他们。而我们恰恰缺少这个,失去了进军西班牙的良机。巴西著名教练阿尔贝托在评论这场球时说:你们和新西兰队的比赛有点怕对方,而你们恰恰用身体和力量去对付,这是用别人的长处打别人。
1983年来访的英国沃特福特足球队,是一支典型的力量型队伍,和他们拚力量,只能是小巫见大巫。要靠技术去赢球,而恰恰是我们技术也不行,才两次惨败在人家脚下。
正如阿尔贝托所说,中国队在比赛中身体占60%,技术占20%,战术占10%。他认为应该加强技术和战术的训练。巴西的观点为技术占50%,战术和身体各占25%。他认为选择足球运动员,首先要有足球意识,第二要技术好,第三才是身体条件。
走南美的技术型道路要结合我们自己快和灵的特点,在训练中提高队员个人技术和意识。
中国足球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应该抉择了。我们不能再徘徊下去。要当机立断,坚定不移地走南美技术型的道路,这才是中国足球腾飞的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