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欢乐的夜晚 深厚的情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11
第6版()
专栏:丹麦通讯

欢乐的夜晚 深厚的情谊
本报记者 江建国 刘绪民
赵紫阳总理离别丹麦的前夜,适逢丹麦人民欢度狂欢节。赵总理的到来,为今年的狂欢节平添一场喜庆色彩。赵总理同丹麦政府领导人和数万欢度节日的群众,在有名的“趣伏里”娱乐园一起度过了一个十分愉快的夜晚,满怀丹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结束了对丹麦的访问。
中午一阵急雨过后,空气凉爽宜人。从下午开始,市政厅前的广场上,就聚集起来自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青年。他们身着种种奇特服装,画着脸谱,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入夜之后,狂欢节活动达到高潮。兴高采烈的群众源源不断地涌向园内。约有一百四十多年历史的“趣伏里”娱乐园里,奇花异草,芬芳扑鼻,十一万只彩灯映照在水面上,流光异彩,宛如仙境。园内鼓乐喧天,游人兴致勃勃地观看各种表演,参加各种游艺活动。
晚上九时许,赵总理在施吕特首相和夫人的陪同下,到达娱乐园大门口。门口聚集着青年男女,一支群众乐队吹起喇叭,欢迎赵总理。入园后,上百名青少年组成的女王近卫军仪仗队列队迎上前来,从赵总理面前走过。他们吹奏着雄壮的军乐,头戴熊皮帽,佩着军刀,拉着小炮车和小马车,绕着赵总理行进一周;友好的丹麦群众聚集在道路两旁,向中国贵宾致意;几个青年人还手挽手对着赵总理跳起欢快的舞蹈。
娱乐园内建有一座飞檐彩壁的中国古塔和一座中国古式孔雀戏台,戏台的建筑风格酷似北京颐和园中的那座,为
“趣伏里”增添了东方色彩,也是中丹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的见证。赵总理经过中国古式戏台时,停步观看舞台前檐下那块写着“与民偕乐”的横匾,对施吕特首相笑着说:“首相今天是与民同乐。”
赵总理在出席了施吕特首相和夫人举行的宴会后,和丹麦主人一同来到一座饭店的阳台上就座,观看焰火。夜里十一时四十五分,焰火冲天而起,噼啪声响彻夜空,园内烟雾缭绕,五颜六色的焰火在夜空中不断变幻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图案,引起台下群众一阵阵喝彩。半夜十二点,在焰火发射场地一个高架上,耀眼的焰火打出“欢迎赵”三个巨大的红、蓝、绿色汉字。这时,中国贵宾们和园内的群众一起沉浸在中丹人民诚挚的情谊之中。赵总理兴致勃勃地不时鼓掌称赞,他对施吕特首相说:“很好,我没有想到焰火这么好。”
施吕特首相曾经告诉中国记者说:“在丹麦,人们对中国历来是特别感兴趣的,这一点你们从娱乐园里可以得到证实,园里的许多东西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得到启迪而制成的。对中国发生的事情非常感兴趣,这是丹麦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欢乐的盛会结束了,中丹两国人民的友谊必将结出丰硕成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