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大地漫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12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大地漫笔
左邻右舍
阻碍改革的“左”的影响和框框条条已经不少,有人又把“照顾左邻右舍”作为“盾牌”来使用。“还不看看左邻右舍,人家不冒险,我们何必去闯祸?”“左邻没有改,右舍没有动,我们承包多拿钱不是要影响人家?”有的改革者因为顾虑左邻右舍而迟疑不决。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篇中有言:“左支右绌,困不可忍”。那是讲因财力或能力不足而穷于应付。在改革中,要求与条件各不相同的左邻右舍“排好队,齐步走”,同时富,岂不也要陷入“困境”?不突破顾虑左邻右舍的障碍,一味地怕担风险,怕摆不平,新局面怎能开创?
左邻右舍是要看的,但要看邻舍中已掀起的改革浪潮,而不要仿效那“春风不度”的角落。 吕德雄八十年代的……
在一次文艺创作座谈会上,有位同志提出:要着力写八十年代的农民。这几年农村的形势是一年更比一年好。八十年代的农民的劳动、生活、思想和他们的喜怒哀乐与五、六、七十年代大不一样了。前几年还在说:农民想过的是“土改后,公社前”的日月。现在这样的话也不合时宜了,因为八十年代的农民既喜欢那刚刚形成的“大锅”,也不满足于那种“三十亩地一条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了。
着力写八十年代的农民,着力写八十年代的工人,着力写八十年代的知识分子……这是作家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还是离现实生活远一点”的思想既不合乎潮流,也不顺乎民心。 叶观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