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阅读
  • 0回复

中国舞蹈艺术的将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2-18
第5版()
专栏:

  中国舞蹈艺术的将来
  崔承喜
《人民文艺》的编者要我写一篇关于整理与发展中国舞蹈的文章。这个题目很大,我对于中国舞蹈还不够熟悉,只能发表一点感想。
中国舞蹈很丰富,历史很悠久,无论是民间的、古典的,都非常优美。但中国舞蹈大都和戏曲,如京戏、昆曲等结合在一起,没有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我这回来中国,一面借助研究中国舞蹈来丰富朝鲜舞蹈,一面帮助中国舞蹈界来完成整理中国舞蹈的工作。因为在中国古代的唐朝和朝鲜的高句丽的时代,中朝两国的舞蹈交流是很盛的。我愿在进一步交流中朝舞蹈经验上尽我的一份力量。我幸运地获得了中国京剧昆曲的先辈们帮助,同时我自己曾有过整理朝鲜舞南方舞等各种基本动作的经验(过去的朝鲜和东方的舞蹈都是没有基本训练的),我想可以收到一些成果。
对于中国古典舞的整理工作,大致可以分两个阶段来进行。中国古典传统舞蹈艺术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丰富而宝贵的遗产,需要我们很好地来继承和发扬。传统舞蹈的素材是很丰富的,可是还没有整理出来一套基本动作。因此第一阶段应该着重在摄取古典舞中最典型的、优美的、英武的、有它独特性的代表动作和舞姿。这个摄取工作,一方面要尽量保存它原来的特性,一方面要抛弃一些不必要的动作,并再根据需要,把原有的动作稍加提高和加工。譬如,原来软弱的,使它有力;不够美好的,使它更美好;技术不够的,再增加技术。动作是和表情有关的。在表情方面,我们要学习京剧里的一些表达喜怒哀乐等表情的美好的动作,更要把这些动作夸大起来,因为对于舞蹈,身体的表情是很重要的。京剧里的某些表情,动作比较小,例如悲哀和高兴的动作。如果要把它舞蹈化起来,必须把原来京剧里的动作更夸大一点,把身体的表情动作加以规律化,节奏化。如果能够达到这点,那末动作就能成为真正的舞蹈艺术的动作。
中国京剧昆曲中的人物是非常丰富的,为了更易于掌握起见,可以把它分类。女性的可以分青衣、花旦、武旦等;男性的可以分小生、武生、花脸、武丑等。应该把各类人物的典型动作,加以分析和综合。
把各类人物的动作加以分析是很重要的,要由浅而深,由易而难,由简而繁。拿青衣花旦的步行动作来说,就是怎样把单一的步行动作逐渐复杂化。向前步行,斜的步行,横的步行,再合上手的动作,转的动作,坐的动作等等。分成先后秩序,排成第一动作,第二动作……。这些动作的整理和分析都要经过选择和扬弃,然后再研究如何应用的问题,即是如何把几个动作放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在感情上充实它,动作上发展它,这样来表现某一个意图,这与算术的应用题怎样应用是一样的。我们掌握了各种单一的动作,还必须懂得应用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创作的目的。
第一阶段摄取工作是容易收到成效的,第二阶段的创作工作却是艰苦的,长期的,需要不断努力的。朝鲜的舞蹈历史曾经间断,舞蹈艺术被封建势力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埋没了,有许多古典形式的舞蹈都失传了。我把它逐渐复兴起来,整理起来,发展成新样式的古典舞蹈作品,如剑舞、鼓舞、扇舞等都是原来有的古典舞蹈形式。又如长鼓舞、假面舞等原来都是农民的舞蹈形式,经过我把它重新整理恢复发展起来,成为舞台艺术作品。又从这些动作中整理出来一套富有朝鲜民族特征的基本动作。我也创作了许多新的作品,如:《冲破浪涛》、《童心》等等。这些作品都是从前没有的,都是从生活中收集材料创作成的,这正如诗人收集材料把人民的思想感情提炼出来写成诗是一样的。要把传统的舞蹈艺术形式和现实的新生活、新人物结合起来,成为新内容、新形式、同时富有自己民族特点的艺术,这个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我自己二十多年来一直为这个艺术事业努力着。整理中国古典舞的第二阶段也是如此。需要表现新时代的新人物,这些人物的走路不再象京剧里的迈步子一样,因此也需要有新的技术来表现,这样就需要创作新的动作。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功的,需要长期研究试验,靠经验的积累才能完成。需要我们今天的舞蹈艺术工作者,包括京剧、昆曲的先辈,新舞蹈工作者,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创造新内容、新形式,同时又富有民族特点和气派的新的中国舞蹈艺术。
对于新舞蹈艺术的创造,我想一方面要从昆曲、京剧里去摄取材料。例如京剧里的武生,是很有表现力的,技术很巧妙。但并不是独立的舞蹈艺术。因此没有布局,没有高潮,有些动作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我们可以吸取它丰富的技术来表现某一个意义,如用武生的动作来表现历史上的某一英雄人物的战斗。有布局,有起伏,有高潮,有结局。这样就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舞蹈艺术作品。再如把舞剑、花枪、舞绸子等加以风格化,多样化,也可以成为舞台上的独立的舞蹈作品。这样就使得舞蹈艺术从京戏昆曲里边独立出来。
另一方面要从民间舞蹈中去吸取材料。腰鼓、秧歌、太平鼓等是农民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形式很丰富,很健康,可是技术比较简单、粗糙。我们应该保存它朴素的乡土味道,同时又要从技术上来丰富它,提高它,将它样式化,成为舞台上独立的舞蹈作品。我整理朝鲜民间的“长鼓舞”、“假面舞”等,就是这样做法的。
再一方面我们必须从现实的生活中去取得材料,进行创作。譬如说我创作的《冲破浪涛》、《童心》、《柴郎与处女》等作品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取得新的人物的感情,新的事件,用朝鲜民族形式的舞蹈技术来表现的。再如现在安圣姬正在创作的《中国志愿部队的爱人》、《游击队小姑娘》、《骑马战》等,都是反映朝鲜的爱国战争中的新人物、新感情,反映中朝人民友谊合作,抗美援朝的人物和事件的。
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新人物,纯粹靠东方的技术和动作是不够的。因为东方的人民,感情比较隐藏、深沉,动作的表现形式,也比较细微、优美。西洋人的感情比较奔放、热烈,动作的表现形式比较强烈,大而有力。因此我们也需要学习西洋的技术和表现方法,使得我们的动作更加有力,适宜于表现新的战斗的生活和人物。学习西洋技术仅仅模仿是不对的,应该把西洋的技术经过自己很好的消化,成为自己的血肉,适应自己的需求,表现自己的生活、感情。同时还要注意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一定要有自己民族的特点,自己民族固有的气息,自己民族的风格。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容易处理的问题,这是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实验才能达到的。
中国的传统舞蹈艺术是非常丰富的。这两年来新舞蹈艺术的成长也非常快。如何更好地来创造富有民族形式,表现新人物、新事件的舞蹈艺术,这是需要我们共同长期努力研究的。我只是作一个建议和协助,主要的还是靠昆曲、京剧的先辈、名演员、民间艺术家和新舞蹈艺术工作者来共同努力。象中国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艺术宝库,只要随便到那个博物馆或名胜古迹去看看,就觉得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多么丰富的产业,今天我们的建设和成就不知道会超过祖先多少倍。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这些伟大的成就一定会超速度地实现。舞蹈艺术在文化大海中不过是小小的一部分,可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一定也会健步向前。今天的播种,预兆着辉煌的收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