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向第一流的服务敬礼——访沈阳市人民旅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14
第2版()
专栏:

向第一流的服务敬礼
——访沈阳市人民旅社
本报记者 姚赣南
一位农村妇女到城里看病,怀抱四个月的婴儿。妇女手术后,身体虚弱,突然断奶,孩子哇哇直哭。这时,旅社的一名年轻服务员,毅然用自己的乳汁喂养这个农民的孩子。
这件事,发生在沈阳市人民旅社。
这家旅社,从来不挂“客满”牌。房间住满了,就在走廊里加床;走廊满了,就腾出经理办公室让旅客住;办公室也满了,就在礼堂舞台上搭铺……
我问旅社经理满守志:“你们怎么有把握不挂
‘客满’牌呢?”他笑了笑,用手比画着回答:“旅客的流量是可以预测的,不会一下子成千上万地涌来。咱们根据几年来的旅客流量,除极特殊的情况外,常年不挂‘客满’牌还是能够做到的。”
接着,他给我讲了一段故事:去年年初,一位旅客夜间来沈阳,一连走了几家旅店,都说“满员”。后来找到人民旅社,接待员也回答“满员”。这位旅客连吃闭门羹,气不打一处来,摘掉了人民旅社门口那块“精神文明标兵单位”的牌子。事后,旅社职工以这件事为突破口,在全店开展了“假如我是一名旅客”的讨论,为清除“自我服务”和官商作风,制订出多条措施,不挂“客满”牌,就是其中的一条。
满经理陪着我看了从地下室到五楼剧场的许多地方。这座旅社大楼,是解放前建的,内部设备一般,没有地毯,没有带卫生间的客房,没有高级的家具……可是,处处都很干净。我顺便翻了翻旅客留言簿,看到最多的一条赞语是:“到店如到家”。当然,也有用别的字眼的:“宾至如归”,“温暖如家”,等等。
为什么会如此呢?旅社制订的《文明服务工作标准》回答了我的疑问。这个“标准”,从客房的设备到服务员的仪表,从卫生准则到干部职责,都有详细规定,从今年3月15日起全面贯彻执行。他们的服务宗旨是:“旅客第一,服务至上,宾至如归”;他们的目标是:“争创第一流的服务水平!”
在这里,每位旅客都可用到新浆洗过的床单、枕巾。
在这里,主客之间关系融洽。基本上解决了“冷、硬、顶”的问题。
在这里,生活方便。有餐厅、小卖部、浴池、理发室、医疗室,还有出租自行车、照相机、雨具、棉大衣等十八个服务项目。每个房间有电视、电话,挂长途可在客房通话。工作之余,想打扑克、下象棋、看小人书,也可以租借。临走前,还可为您代买火车票……
在旅社新三楼服务组,全国商业劳动模范瞿学军和伙伴们的工作尤其出色。他们研究旅客心理,做好服务工作,根据不同旅客的需求和习惯,探索着服务工作的规律。有一次,一位旅客喝酒过了量,吐了一地,瞿学军和另一名服务员就轻轻地关好窗,端来一盆温水,替他擦去脸上、衣服上、被褥上的呕吐物,盖好被子,劝他安心休息,还倒了一杯开水,让他解渴。几天以后,那位醉酒的客人要离店了,特地找到瞿学军,脸带愧色地说:“我爱人多次规劝,都没能使我戒掉贪杯的毛病,是你们的热情服务教育了我。今后,我保证再也不见酒没命,丢人现眼了。”
另一位内蒙古来的妇女,在离开旅社时,特地走到马路沿上,向“人民旅社”四个大字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是向人民旅社全体职工辛勤劳动致意,这是向第一流的服务敬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