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织麻袋的工业原料——洋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2-19
第2版()
专栏:土产介绍

  织麻袋的工业原料——洋麻
  刘维城
麻、丝、棉是纺织工业的三大原料,其中以麻皮纤维的拉力最强,一般较棉纤维拉力大八、九倍。纺织麻袋用的原料主要有黄麻、青麻、洋麻。黄麻主要产于浙江、广东;青麻以河北、平原为主要产地;洋麻则是适宜于普遍种植,产地已遍及河北、浙江、山东、辽东、辽西、吉林等省。其中以山东、辽东、浙江为最多,占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河北省目前仅冀东的滦南、乐亭、丰润等地出产,但天津附近地区的青麻最大产地亦最宜于种植洋麻。
“洋麻”的音译是“坎那夫”或“安培利”,但迄今尚无适当的译名。日寇侵占东北时,为加强掠夺我国纤维资源,在辽河流域研究试种洋麻,试种成功后,从一九三三年起在关外推广种植。日本投降后,因洋麻成本低,产量多(每亩最多可收熟麻(已沤洗的)三百五十斤)、耐灾害,比其他麻类获利多,所以农民至今仍多种植,并逐渐扩展到了关内各地。
洋麻是草本植物,茎长七尺半左右。按照它的茎色分红茎种(茎,叶柄,叶脉,均呈紫色)和青茎种(茎及叶均呈绿色)两种。茎的外部圆滑光亮,周身是叶,叶形如盘,开大黄花,花心呈淡红色。洋麻纤维呈青白色,有光泽,长约七尺,比青麻纤维长,质柔软,拉力强。从麻袋工业的需要上说,则以青茎种中的“塔希肯托”(译音)种最好。
洋麻的用途是很广的。它除了制麻袋、打绳、结网、造纸等外,洋麻籽所榨出的油可供食用,并可做大豆油及芝麻油的代用品;洋麻籽饼可以做饲料及肥料;洋麻的生叶可以做饲料;剥过皮的麻茎可以做燃料。
在日寇统治时期,东北农民种植洋麻受尽了敌伪的压榨。一九四四年敌伪收购洋麻,每斤只能折换二斤高粱米,麻农被强迫种植,生活均极困苦。解放后,人民政府帮助华北厂商组织了原麻采购委员会,统一到产地采购,以达提高品质、划一规格、确保原料供应的目的。为了提倡洋麻的增产,规定洋麻的比价是三斤至三斤半,比青麻每斤多换半斤米,比敌伪统治时期高出一倍以上。这就使麻农得到了很大的利益。
麻袋的质量必须提高,采用的原料也就必须质好量多,洋麻就比青麻、黄麻具备这两个条件。但,目前全国的洋麻产量,只能供应东北和天津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一九五一年农林生产的决定中,又要求增产麻袋用麻百分之六十九点一,因而及时地推广种植洋麻,才能完成这一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