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华北举行农业技术会议 开展改良技术运动保证完成增产任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2-19
第2版()
专栏:

  华北举行农业技术会议
  开展改良技术运动保证完成增产任务
【新华社讯】华北区第二届农业技术会议,已于一月二十三日至二月二日在北京举行。今年,华北农村将在去年推广农业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一个群众性的技术改良运动。提高技术是华北老区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完成今年粮棉增产任务的重要关键。这次会议是由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和华北事务部两部联合召开的,出席的二百二十余人,有华北各省人民政府农林厅、各省省农场和专署农场、各病虫害防治站、和重点县的代表,有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北京农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的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有在改良技术方面获有显著成绩的农业劳动模范,以及中央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的人员。会议总结了去年华北推广农业技术的成绩和经验,提出了今年提高技术的任务和开展技术改良运动的方针。
会议指出:改良农业技术在华北已经逐渐形成群众性的运动。去年,华北推广农业技术在防治病虫害、评选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耕作技术和农场示范工作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绩。防治病虫害在“防重于治”的方针下,华北农民已普遍了解冬耕的好处,养成了冬耕的习惯,并能经常进行除草、收拾谷根和采虫卵。去年华北农民捕打害虫的达八百三十七万人,至少减少了五亿斤粮食的损失。温汤浸种、药剂拌种、药剂杀虫也渐推广。群众性的选种运动在华北好些地区都展开了,去年华北农民自选的优良种粮达六千万斤。河北农户进行选种的已有百分之六十,平原重点县的农户,选种的达百分之七、八十。农民选种很注意选抗病的好种,如去年平原农民选出的八十二种好麦种,有二十种能抗黄锈病。耕作技术提高是华北去年增产的一个重要关键。由于提高了植棉技术,河北省的棉田去年每亩平均产皮棉三十二斤,较前年增产五斤以上。在推广技术上,华北各省、专署和县的农场,一般已能起应有的示范推动作用,许多农场的棉花、粮食产量都超过当地农民很多。河北邯郸农场的棉花每亩产六百斤,创全国最高纪录。石家庄农场去年帮助附近北杜村农民改进技术,使该村增产了五十万斤粮食。
会议认为:华北农业生产水平有的已恢复到抗日战争以前的水平,有的已经接近。农民热烈要求进一步提高生产力,对改良技术的要求很迫切。一年来,华北农民对研究自己的生产经验很热心,创造了比技术、比灭虫斗争、比选种、比精耕细作等许多形式的评比运动,互教互学,技术上有许多创造。适合于群众的农业科学技术为农民普遍所欢迎,浸种拌种已为广大农民所接受。使用新式农具,进行新法改良土壤等,已成为许多先进的劳动互助组的互助新内容。会议号召今年在全华北进一步开展群众性的技术改良运动,号召“技术下乡”,要求进一步把科学技术和农民的经验结合起来。政府领导生产,应注意总结农民的生产经验,加以科学的整理和提高后再去向农民推广;应多注意提高农民的耕作技术等。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应继续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提倡除草、采卵、浸种拌种等,棉田应建立田间检查制度,遇有虫害即组织人力迅速扑灭,并推广使用红砒、棉油乳剂、烟草水、“六六六”等药剂杀虫方法。在推广良种方面应避免盲目作远程的大量的种籽调剂,进一步开展群众选种运动,提倡农家自行留种换种,建立小农场和留种地进行小规模的品种试验和繁殖。
为此,会议决定:一、各地应有计划地开办技术训练班,并大量编印通俗的农业科学读物,普遍提高农村干部的科学技术水平。并加强对农业技术干部的思想领导,使他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二、加强对各级农场和农业专业机构的领导。三、有计划地推广农村中农民的技术委员会、技术小组、小农场等群众组织,并加强对它们的技术领导。四、通过组织起来,进一步开展农民的丰产竞赛和评比运动,并奖励劳动模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