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在京的海内外校友希望在台湾和海外的黄埔校友 为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完成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广州南京上海等地举行黄埔军校建校六十周年纪念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18
第4版()
专栏:

在京的海内外校友希望在台湾和海外的黄埔校友
为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完成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广州南京上海等地举行黄埔军校建校六十周年纪念活动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在京参加黄埔军校建校六十周年纪念活动的海内外黄埔校友今天上午举行座谈会。他们在发言中表示,希望在台湾和海外的黄埔同窗校友秉承孙中山先生的遗教,发扬黄埔精神,为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侯镜如主持座谈会。同学会副会长郑洞国、宋希濂、李默庵等出席了座谈会。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李仙洲在座谈会上首先发言。他说,六十年前我考入黄埔军校时只有三十岁,而今我已九十岁了。作为一个黄埔老校友,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是责无旁贷的使命。为了早日实现这一天,我愿与大家携手奋斗。
“六十校友会北京,未完使命共商探。”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宋瑞珂即席吟诗,表达自己来京参加盛会的兴奋心情。他说,历史一再证明,国共两党,合则国家兴,分则民族损。今天,谁再阻挠祖国的统一,谁就对不起列祖列宗,对不起为国捐躯的黄埔先烈。他用诗句来结束自己的发言:“燕山逶迤长城巍,阿里风光日月潭。举国同胞思统一,环球朋友盼和谈。振兴中华须合作,共促完成赏夕岚。”
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蔡文治、沈策,黄埔军校毕业生文宇一、沈蕴存、陈修和、彭鸿文、刘宗宽,原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毕业生马大恢等也在会上发了言。他们在发言中表达了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强烈愿望,和对台湾黄埔同仁的思念之情。
座谈会上,黄埔校友踊跃发言,气氛热烈。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李赣驹、黄埔军校毕业生刘劲持、吴钟祺、郑庭笈、原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毕业生唐祖沽作了书面发言。
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程子华在座谈会上希望,黄埔军校同学会会员团结海内外黄埔校友,加强相互间的联系,为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积极开展工作。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连日来,广州、南京、上海、福州等地的黄埔军校校友和各界人士纷纷举行座谈会、报告会等各项活动,纪念黄埔军校建校六十周年。
昨天,在广州的黄埔军校校友和各界人士一百多人参加了民革广东省委举行的黄埔军校建校六十周年纪念会。原黄埔军校管理部副主任、九十四岁的陈适等许多老人在会上发言,缅怀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帮助下,创办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深切希望在台湾、海外的校友和故旧,发扬黄埔精神,珍惜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成果,为祖国统一大业而共同努力。黄埔军校炮兵科毕业生陈宏章还即席赋诗抒怀:“建校匆匆六十年,珠江依旧水长流;同袍四海知多少,共为河山一统谋。”
黄埔军校在南京的校友,6月16日在中山陵园举行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校友们先在中山陵堂举行谒陵仪式,然后在茶室举行学术报告会。报告会后,大家登上灵谷寺九层塔,参观塔内修复一新的二十四块二米高的石碑,阅读刻在碑上的《总理孙中山先生陆军军官学校开学训词》和《总理北上对黄埔军官学校告别词》。
政协上海市委员会和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于6月9日联合举行黄埔军校建校六十周年纪念会。二百多名黄埔军校校友和各界人士欢聚一堂,握手交谈,充满了团结友爱的气氛。黄埔一期学生汪万令、二期学生汤静逸等先后在会上发言表示,要继承黄埔军校建校时国共合作的精神,用实际行动推进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使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16日上午,福州市的黄埔军校校友举行茶话会,纪念黄埔军校建校六十周年。黄埔军校三期学生杨立和原黄埔军校四分校学生总队副总队长、战术教官王谋等先后在会上发了言。他们在发言中表示,希望海峡两岸的黄埔同学再次携起手来,为全国大统一、大团结而努力奋斗。
在杭州和在其它城市的黄埔军校校友、各界人士,这几天也分别举行了黄埔军校建校六十周年的纪念活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