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高举爱国主义大旗 实现祖国统一 沈蕴存在书面讲话中说,黄埔师生要恢复和发扬黄埔精神,努力促成第三次国共合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18
第4版()
专栏:

高举爱国主义大旗 实现祖国统一
沈蕴存在书面讲话中说,黄埔师生要恢复和发扬黄埔精神,努力促
成第三次国共合作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沈蕴存在黄埔军校建校六十周年纪念会上的书面讲话(摘要)
我是黄埔军校六期交通兵科毕业的学生,经过陆军大学第十期的进修后,回到母校任战术教官,随后又任第十七期通信兵科学生大队长。因此,今天我是以校友兼教员的身份来参加这次大会的。
前年冬季我曾同老伴回到离别四十五年的家乡——江苏省盐城市与父老们畅叙别情,目睹故乡飞跃发展的新面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曾写了一篇《故乡纪行》的短文,由中国新闻社发给海外各中文报刊登载。随后,又专程去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瞻仰了母校总理孙中山先生题词的纪念碑,缅怀往事,感慨万千!
今年是母校六十周年校庆,今天我能参加盛典,与各位欢叙一堂,借聆教益,衷心感到十分兴奋,非常欢乐!
黄埔军校是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它是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帮助下,为建立革命军队,以挽救中国的危亡而建立起来的,是孙先生总结了过去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苏联顾问的建议,1923年决策,1924年正式开办的。
黄埔军校在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教官叶剑英、聂荣臻、恽代英等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领导下,用坚持国共合作,高举爱国主义大旗不断追求进步,敢于破旧创新,团结一致,亲爱精诚的黄埔精神武装了学生的头脑。它以首创了崭新的革命制度,建立了反帝、反封建的赫赫战功,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而扬名中外,在我国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过深远影响。
六十年来在我国革命曲折发展的过程中,黄埔师生凡是继承和发扬“黄埔精神”,拥护国共合作的,都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凡是背离
“黄埔精神”,反对国共合作的,都对祖国发展产生消极作用。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庆祝黄埔建校六十周年,回溯往事,结合自己的本身经历,我总结出了这样一条经验教训。
确凿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1924至1927年间第一次国共合作,我们取得北伐胜利,扫除了国内军阀的势力;1937至1945年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我们又取得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光复祖国国土的成果。在两次国共合作中,我们的“黄埔精神”得到发扬,我们黄埔师生对国家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两次国共分裂,背离了“黄埔精神”,对我们祖国的发展都起了阻滞作用。三十五年来祖国大陆与台湾省造成海峡两岸人为分隔的局面,就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结果。历史的经验,值得重视。
当前,祖国大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进入了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为目标的历史新时期,八十年代以至九十年代我们海内外十亿以上中国人的总任务就是完成四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今天我们纪念黄埔建校六十周年,凡我黄埔师生不论是在大陆,在台湾、在港澳或在海外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和发扬“黄埔精神”,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努力促成第三次国共合作,实现祖国统一,团结一致,亲爱精诚,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
在今天的大会上,缅怀往事,我们要继承和发展黄埔创办人、我们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顺应历史潮流,不断追求进步的革命精神。我们要发扬周恩来、叶剑英老一辈革命家给我们培育的“黄埔精神”。在黄埔创建时期的党代表廖仲恺,为了缔造本校“殚精焦思以期有成,艰难百折非所恤,蜚语万端非所顾”,倾注了大量心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我们对他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今年,我已是望八高龄的老人了,黄埔毕业以后,在政治上我曾走过一段弯路。是中国共产党把我从迷途中引导出来,重新走上了正路,也就是教导我恢复了“黄埔精神”。
现在我虽生活在美国,但我的心一刻也没有离开我们可爱的祖国。
我经常朗诵叶剑英老师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的诗句;我立志以老牛明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毅力,追随各位先进老师、学长之后,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而贡献自己的一分微薄的力量。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