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说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18
第8版()
专栏:

说 根
东方既白
有时想到一个问题,要用比较确切的语言表达出来,往往搜索枯肠而不得。譬如说树根之根吧,想把它用于人事,我就遇到这样的情况。
最近阅《人民日报》所载《二百四十五天的“短命”厂长》一文,其中有些工人看出,“靳善增上面没根”,所以“短命”。这对根的解释,还有点含糊。继又阅同报所载:《在“笑眯眯”的后面》一文,其中叶卓说:“中央距离我们这么远,怎么保持一致?最实际的是和顶头上司保持一致,其他都是废话。”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所说根者,顶头上司也。这两文的顶头上司,其共同点都是在“文革”中混出来的人物;其相异处,前文排斥异己;后文结派营私。其结局也不同,非党知识分子靳善增被迫下台,离开许昌,到平顶山下井挖煤去;而身为广州市郊区城建局党委书记、局长叶卓,则已锒铛入狱。
我在赞叹根之用大矣哉之余,不禁想起柳宗元写的《种树郭橐驼传》。以为种树也是一门学问,不能瞎来,有其自身的规律。其中提到“凡植木之性,其本(根也)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那结果不但成活率高,且硕茂而蕃。如果“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势必得到相反的结果。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在于“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回头来看看上举《人民日报》的两篇文章,有什么足为“官戒”的呢?我以为最重要的是根要正,也就是顶头上司要正,不解决这个问题,就谈不上什么“养人术”。“养人术”,是我们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要使在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能顺利进行,尤须解决“养人术”的问题。为此又必须采取各种不同的措施,整顿不正之根——大大小小的顶头上司。“百年树人”,要知培养一个人才,极不容易。浪费和摧残一个人才,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对此,过去和现在,我们已积累了不少的教训。这固与人事体制有关,更重要的还在于有些部门,有些单位的昏官在当权。可以这么说,那里有昏官,那里的人才将被压制或扼杀,去扫地,搬石头,拉板车。当然这些事也是工作,我并不轻视这些工作,不过做这些事,大约不必经过那样多的专业知识训练的吧!记得我在“干校”蹲了好多年,干了不少各种不同的活,原来的专业知识根本就派不上用场。
近几年来,我们在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包括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对昏官的处理,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即以上述《在“笑眯眯”的后面》一事来说,不是再大的“保护伞”,也没有能遮住叶卓一伙的丑恶原形吗?不过要彻底清除改革道路上的障碍,恐怕还要费一把大劲。“短命”厂长意如何?一介书生羞蹉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