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京参加基层选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19
第1版()
专栏:

同广大选民一起行使公民民主权利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京参加基层选举
胡耀邦邓小平李先念陈云彭真乌兰夫徐向前聂荣臻投票选举西城区人民代表,叶剑英和在外地的赵紫阳、邓颖超委托代表投票
本报讯 记者艾丰、洪天国、胡太春报道:基层选举很重要。基层选好了,省和全国也就好办了。彭真委员长在参加北京西城区基层选举时这样对记者说。
昨天,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邓小平、李先念、陈云、彭真、乌兰夫、徐向前、聂荣臻等同志,分别在怀仁堂、紫光阁、人大会堂、三座门等投票站或者利用流动票箱等方式,同西城区选民一同投票,行使公民民主权利,选举西城区人代会代表。叶剑英和在外地的赵紫阳、邓颖超同志分别委托代表代为投票。
怀仁堂投票站,国旗高挂,绚丽的花丛前面,摆着嵌有金色国徽的红色投票箱。上午八点三十分,胡耀邦同志随着投票的人群走进投票站。他交验了选民证,领取选票,在印有三个候选人名单的选票上,划了两个“○”,一个“×”,然后投入票箱。投票后,胡耀邦同在这里工作的中共西城区委书记陈元、副书记杨荣梅亲切交谈。他首先问这次选举与以前有什么变化?陈元说,对选举普遍重视了。耀邦同志又问党风、社会风气和治安情况。陈元说:党风有进步,社会风气变化不小,今年上半年发案率比去年同期降低60%多,群众对四化建设的信心提高了。陈元还汇报了改革方面的情况,并请耀邦同志对他们的工作提出意见。耀邦同志微笑着摆了摆手说:“没意见,没意见。”
上午九点和十点,邓小平、陈云分别来到怀仁堂投票站投票。
1953年12月8日至10日,北京市西单区选举第一届人代会代表的时候,邓小平、陈云就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同志一起在中南海选区投过票。三十年过去了,今天,领导全国人民开创了民主与法制新局面的这两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又一次参加基层选举,自然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场面。
小平同志很高兴,他反复看着选票上候选人的名字,然后幽默地对旁边一位女工作人员说:“好,我选头一个女同志。”说着,在票上划了圈。
陈云同志投过票,记者请他谈感想时,他伸出大拇指,高声说:“民主选举,很好,很好!”周围响起了笑声。
在人民大会堂投票站,彭真同志对记者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我们现在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样,大家都要遵守。说着,他一指身旁来参加投票的几位副委员长,说:“比如今天,我是委员长,还有几位副委员长,也要来这里投票。”他还向记者阐述了基层直接选举的好处。
在波光粼粼的中南海畔,李先念和万里一起迈步走进紫光阁投票站。进门的时候,李先念掏出自己的选民证,问:“是不是需要这个证件?”万里说:“没有它,就没有权选举了。”他们笑起来,拿着选民证,走了进去。他们投票出来,李先念同志的小孙子闹着也要进去投票,万里同志摸着他的头说:“你现在还没有资格哩。”
军委的领导同志在三座门投票站投了票。杨尚昆等同志对记者说:军队参加地方选举好,军民一家,军队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保卫国防,保卫四化,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同时军队要向地方学习。
这次选举的是西城区第八届人代会代表。从1953年至1966年,共进行过六届区人代会的选举。1966年是第六届,代表选出后,因“文革”开始,代表会没有开成。1980年是第七届。今年是1982年新宪法公布之后的第一次基层选举。投票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全区选民开始共提出五千三百九十三名候选人,经过三上三下讨论酝酿,最后形成现在的六百零二名正式候选人名单,经过差额选举将选出三百七十五名代表。(附图片)
(除李先念参加投票照片为新华社记者摄之外,其他照片均为本报记者张雅心、沈进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