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言论摘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19
第5版()
专栏:言论摘编

言论摘编
用“药”也当讲艺术
有人把“良药苦口”当作不讲究方法,胡乱批评人的借口,显然是歪曲了它的本意。批评首先要严肃,有原则性,同时也要讲究批评的艺术,使被批评者易于接受,心悦诚服,取得好的效果。如若方法失当,即使主观愿望再好,也可能事倍功半。
原载《甘肃日报》
表扬应有具体人
有的地方表扬好人好事,没有真实姓名,而代之“有的同志”。据说:具体表扬了哪个人,往往会引起不同意见。
其实,表扬与批评一样,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批评要一针见血;表扬也不能影影绰绰,让人雾里看花,而应当有鼻有眼,实事求是。
原载《江西日报》
莫陷“友军”于不利
改革,涉及社会的众多领域。社会的各方面是互相联系着的。因此,改革的成功依赖于各领域、各单位共同努力,组成强大的改革队伍,构成强大的战略攻势。只有这样,才能加速改革的成功,才能减少损失和痛苦。否则,就会象战争中为了保存实力而让友军孤军作战一样,其结果不仅陷友军于不利,也会使自己处于被动。
原载《贵州日报》
都讲公道话
大家都说公道话,闲言碎语就会减少,嫉贤妒能者就失去市场,打击诬陷者就难以容身,党组织也就有可能及时得到真实可靠的人才信息,在决策中减少犹豫和失误,做到及时起用人才,又不错用庸才。
原载《内蒙古日报》
该“得罪”谁?
在一些单位,还有这样的领导者:他们不敢得罪平均主义,而对于知识分子中那些埋头苦干、顾全大局、克己让人的同志,却不怕“得罪”。到头来,不但这部分同志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还会败坏一个单位的风气,使老实人吃亏,讲歪理、会吵闹的“尖头”、“刺头”讨巧,这样怎么能扶正压邪呢?
原载《新华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