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中瑞两国的文化交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19
第8版()
专栏:

中瑞两国的文化交流
石琴娥
国际笔会会长、瑞典著名作家珀尔·魏斯特贝先生应中国笔会邀请最近来我国访问。中国和瑞典两国的文化交流正日益发展。瑞典文、史、考古科学院副院长、汉学家马悦然教授于1980年把《水浒传》直接从中文译成瑞典文出版。他对《左传》、《公羊》、《穀梁》和荀子的学说的研究都有独到之处。1982年10月访华时,他向我国语言学界作了《关于上古汉语表达情态的几种方式》的学术报告,受到我国语言学家的高度评价。去年马悦然教授又翻译出版了闻一多和艾青的诗选《死水与黎明》。马悦然教授的几位高足,有的专门研究鲁迅作品,有的专门研究茅盾和巴金,还有的专门研究郭沫若和冯至的诗。我们的名著被译成瑞典文出版的有毛主席诗词三十八首,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寒夜》、郭沫若的《女神》以及冯至的诗选等。他们对我国青年作家的作品也很注意。
瑞典戏剧家协会主席吐里·柴特霍尔姆发表过描述义和团起义的长篇小说《洋鬼子》。他的剧本《上海的妇女》是一部反映新旧中国妇女巨大变化的话剧,在瑞典上演后,引起很大社会影响。去年他又出版了描述西藏巨大变迁的长篇小说《红色的佛》。斯文·林德奎斯特是个在中国居住过多年的报告文学作家。他的《亚洲的经验》和《吴道子的故事》,为瑞典人民增进对中国的了解作出了贡献。进步作家扬·米尔达尔1963年的《来自中国农村的报告》,是在我国西北柳林村实地考察了三个月后写成的。
随着中瑞两国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我们对瑞典已不陌生了。我们翻译出版了斯特林堡的代表作和他的戏剧选。由瑞典著名女作家拉格洛夫的《尼尔斯历险记》改编的电视系列片长时期在我国电视中放映。此外,我们翻译出版了素有北欧高尔基之称的伊·鲁—约翰逊的短篇,介绍了工人作家埃温德·雍松的类似高尔基《我的大学》的长篇自传体小说的片段。由彼·乌·艾克斯特隆姆所著的反映瑞典农村青年生活的长篇小说《夏日俪影》,不久将同中国读者见面。我国著名儿童文学翻译家任溶溶,从1980年至1983年向中国读者介绍了瑞典最著名的儿童文学女作家阿斯特里德·林格伦的十几部作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