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应恢复坡屋顶的地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19
第8版()
专栏:首都文化风貌笔谈

应恢复坡屋顶的地位
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 陶逸钟
北京城从公元1153年的金代就是历代相继建都之地。城市布局紧凑、严谨、庄重、雄伟,充分体现了我国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和历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它也是世界著名的都城。可是多年来几经战火破坏,现存之古建遗物已属珍宝,对此我们要加倍地爱惜它,维护它,以传至子孙后代。
北京的建筑本来就有它的特色。宫殿庙宇体现出庄严雄伟的气魄;庭园花苑体现出玲珑剔透的秀丽风光;一般居民矮矮的青灰瓦坡屋顶的四合院则体现出安静肃穆的气氛,同时也充分地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古代各类不同的建筑物都具有它自身的格调和造型,造型可以体现出建筑物的内容。这就是北京历代建筑在建造中构思上所掌握的形式与内容统一的法则。这个法则在五十年代曾为我国设计人员所继承并有所创新,很好地完成很多任务,使北京市出现了一个崭新的面貌。但以后由于“左”的思想的干扰,北京城的建设走了弯路,出现了大量单调、贫乏、模式化、千篇一律平屋顶的建筑造型。这种造型,不单出现在北京城,几乎也遍及全国。此外在门户开放后的七十年代后期,国外的大玻璃窗,横线条的造型手法,首先影响到南方地区的建筑中,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相互照搬抄袭,不顾自然条件的不同,又刮到寒冷地区。此风亟待刹住,否则又要造成大量能源和基建投资的浪费。
就北京建筑来说,我认为应该恢复坡屋顶在建筑中的使用地位,以丰富北京建筑的简朴大方、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优美适宜的空间环境效果。因此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北京特色的建筑风格新途径,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