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辽宁省委通过对照检查决心改变思想老大工作平庸状况 勇于改革 振兴辽宁 服务全国 全省将建立六大基地,当前抓好大连和丹东两市改革试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0
第1版()
专栏:

辽宁省委通过对照检查决心改变思想老大工作平庸状况
勇于改革 振兴辽宁 服务全国
全省将建立六大基地,当前抓好大连和丹东两市改革试点
本报讯 记者王辅捷报道:中共辽宁省委以党的总任务、总目标为尺子,抓住思想老大、工作平庸、稳重有余、胆识不足,经济明显落后于先进省市等问题,深入对照检查,找出了在政治思想方面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差距,决心进一步清除“左”的影响,立志改革,勇于上进,振兴辽宁,服务全国。
辽宁省委在整党中通过联系实际,边学边议,认为辽宁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上,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经济发展速度慢,经济效益差,低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工农业总产值已由全国第二位退居第四位,这与中央对辽宁的要求和辽宁在全国所处的地位很不相称。为此,他们把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整党的重要内容来抓。省委常委、省顾委常委多次围绕这个问题带头学,带头议,带头对照检查,并到基层单位认真听取党员干部、党外朋友和党外群众以及下级机关的意见,明确了辽宁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
一、在领导经济建设方面,思想老大,靠吃老本过日子,工作上缺乏创造性。
二、在思想路线方面,长期跳不出“左”的框子,思想不解放,稳重有余,胆识不足,改革创新的步子缓慢。
三、在思想作风方面,软弱涣散,纪律不严,官僚主义严重,工作效率不高。
四、党的组织建设和教育、科技、文化事业远远不适应开创辽宁工作新局面的要求,对精神文明建设下功夫不够。
辽宁省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开创工作新局面为目标,重新认识省情,探索符合辽宁特点的新路子。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同志通过多种形式,对全省经济工作进行周密的调查,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振兴辽宁,服务全国”的经济战略口号。“振兴辽宁”,就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提前实现翻两番的目标;“服务全国”,即要发挥潜力,为全国的四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保证实现这个方针,省委根据发挥优势,克服劣势,统一规划,综合平衡的原则,对不同地区提出不同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进行分类指导。全省要建立六大基地;以大连、丹东、营口等沿海港口城市为窗口,建立对外开放前沿阵地;以沈阳、抚顺、鞍山等大城市群为中心,建立专业化协作、相互联合的现代化工业基地;以辽河平原和大中城市郊区为重点,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副食品基地;以东、西、南部山区为重点,建立水果、林业、畜牧业、土特产品的生产基地;以二千多公里海岸带为重点,建立和发展海洋和滩涂资源开发基地;以各大中城市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为依托,分别建立各有特长的综合性、多学科的科研基地。通过这些基地建设,加之搞好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努力开拓国内、国外市场,使辽宁经济做到农轻重协调发展,速度效益和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全面提高,把辽宁建设成为开发型、综合型经济区。
省委决定,首先抓紧抓好大连市综合性体制改革试点和丹东中等城市改革试点,以带动全省城市经济改革,同时要求省直各部门破除一切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老观念、老框框、老办法,实行权力下放、企业下放、人员下放。今后除国家规定成立的公司以外,省直各厅局一律不直接管企业,把工作重点放在管好宏观决策和加强行业管理上。省直属机关通过整党,较好地整出了改革的志气和胆量,各部门纷纷制定放宽政策,为企业“松绑”的方案。省政府放宽了关于人才流动、资金管理、劳动工资制度等十三项政策。省经委、省石油化学工业局等部门已下放了部分权力,受到基层的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