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粮食行业应转向经营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0
第5版()
专栏:

粮食行业应转向经营型
吴硕
1983年,我国粮食商品市场有一个重大的变化:供求之间长期紧张的局面改变了。过去,由于粮食商品生产发展缓慢,商品粮食少,供应状况长期紧张,粮食部门侧重于采取行政办法的分配管理而忽视经济办法的商品经营。制定的一整套制度、方法、措施及其指导思想,都是从“少”字出发,在“均”字上下功夫。这在国家商品粮不足的情况下,保证城乡人民对粮食的基本需求,起了重大作用。现在粮食生产发展了,商品粮多了起来,这就要求粮食行业从分配管理型逐步转向经营型。
经营型商业的基本特征,是尊重价值规律并采取经济办法来经营粮食。尊重价值规律,则要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来调节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采取经济办法,就是要从粮食市场的供求变化状况出发,充分利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来制定和实现商品粮流转计划。要把国家的宏观决策同企业的业务决策结合起来,把宏观的管住同微观的搞活结合起来。否则,粮食行业也就难于起到促进生产,保障供应,繁荣经济的作用。
粮食行业要转向经营型,就要改革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和调整粮食流通政策。首先是要逐步缩小粮食统购统销的范围和比重,逐步扩大粮食议购议销,扩大粮食市场调节的范围和比重。在国家粮食征超购计划以外的商品粮食要一律开放,国营、集体、个人一齐上,可单独经营,也可联合经营,还可委托代购代销。粮食经营部门可主动、灵活地参预市场调节,放手开展议价经营;农村供销社可开展粮食商品购销业务,总之,要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的粮食商业结构。要改变把扩大粮食销售的重担,主要压在或全部压在国家粮食部门肩上的做法,否则国家财政只能越来越多地增加对粮食价格的补贴。这不仅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同时也不利于粮食部门向经营型转变。
随着城乡购买力的提高,群众普遍要求改善食物消费状况,这种客观情况也要求粮食行业加速向经营型的方向转变。粮食消费包括口粮、食品用粮和饲料用粮三大部分。目前口粮供应量已经足够,问题是要求提高粮食质量,吃细、吃精、多样化。作为食品行业来说,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饲料转化为动物蛋白,也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据营养专家研究,我国每人平均日需要摄取热量二千四百三十大卡、蛋白质七十五克。以此来安排食物构成,则每人年需要消费肉六十斤、蛋二十四斤、鱼十八斤、鲜奶六十斤。要生产这么多动物蛋白食品,预计大体需要用二百七十八斤粮食做饲料去转化。而1983年我国人均消费的肉禽蛋鱼才三十来斤,奶就更少了。所以,粮食加工工业、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都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
这就要求粮食工作的战略目标从解决吃饭问题,转移到在继续解决好吃饭问题的基础上,解决食品生产和饲料问题。粮食部门的业务经营也不能局限于购销调存,而要把重点放在加工工业、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和主食口粮供应多样化上。
发展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要解决好粮食原料供应问题。在粮食购销价格倒挂的情况下,粮食原料不能过多地靠扩大平价粮供应。因此,除了大力发展乡镇集体所有制的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以外,最理想的解决办法,是对粮食实行多层次深度加工,开展综合利用,以提高粮食利用率,充分发挥粮食的使用价值和各种营养成分,增大粮食及其制品的产值。这就需要把提高粮食利用率,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并要引进技术,开发智力。只有这样,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所需要的粮食原料,才有可能不用增加平价粮而能大量地使用议价粮食和集市粮食,又不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