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做好大学地段的饮食服务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0
第5版()
专栏:

做好大学地段的饮食服务工作
兰州市城关区天水路粮站
我们粮站地处兰州大学生活区,供应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知识分子,仅兰州大学讲师以上的就有八百多户。我们组织职工,分头到知识分子家庭走访。许多教授、讲师、干部都希望多生产方便食品。尤其是双职工家庭,要求更为迫切。
于是在1979年底,我们首先办起了面条加工组。刚开始,日产量只有二三百斤,供不应求。后来我们又增加了两台轧面机,增加了生产班次,使面条日产量猛增到一千六百斤以上,每到夏季,日销量近两千斤,基本上满足了需要,深受顾客欢迎。
群众对食品的要求是多样化的。为此我们又开办了一个方便小吃部,供应油条、麻花、糖饼、花卷、稀饭、?糟、豆浆等早点食品和酥饼、凉粉、粘糕、元宵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花色品种多达十九个。
小吃部自开张以来,每日从早到晚顾客盈门。许多老教授天天来吃早点,高兴地说:“这个小吃部办得好,举步就到,方便可口。”有位美国籍教授,在兰州大学任教期间,成了我们的常客,每天早晨必到,吃两根油条,喝一碗豆浆。他说:“你们的油条真好吃。”去年年底回国时,他还对同事们说,以后有机会再来,还要吃粮站的油条。刚从外国学习考察回来的兰大电子工程师谢志奇,妻子患糖尿病,不能吃甜食,每天把白豆浆当水喝,我们就保证供应,他们夫妇相当满意。
每到寒暑假,我们的小吃部就成了兰大留校学生的小食堂,从早到晚,络绎不绝,生意更加兴隆。他们高兴地说:在这儿吃饭,经济实惠,就跟家里一样。我们的食品远近闻名,较远地方的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和居民也来光顾。
我们初步作了个调查,在兰大三百多位教授、副教授和五百多位讲师家中,绝大多数的早点和中、晚餐都是买我们粮站的方便食品。
我们的经营方式不是死守门面,而是送方便上门;经营的品种也不是盲目发展,而是根据需要,灵活掌握。清晨,是早点供应高峰时间,顾客比较集中,上班的人没功夫等候,我们就出动两辆流动服务车,到楼群、校园和机关单位门口供应早点食品。中午买花卷、面条的人多,我们就拉到生活区销售。由于面条供应量大,为了简化手续、节省时间,我们采取凭粮证发售当月面票的办法,顾客交票领面条,多少不限,随时来随时取。
我们通过观察、访问和征询意见,了解到知识分子一般对清淡、高蛋白的食品比较感兴趣,要求卫生、实惠、方便、省时间。于是,粮站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要求,每搞一个品种,都先要进行试销,请他们品尝鉴定,受欢迎的便保留下来,并不断改进、提高质量。象酥饼、鸡蛋芝麻饼、椒盐芝麻饼、糖馅饼等都是保持多年、畅销不衰的食品。有一些南方籍的知识分子,对面食不太习惯,我们就增添了方便米饭,现蒸现卖。由于这样,我们粮站的服务越来越受欢迎,既方便了群众用餐,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