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林才松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方面获重大突破 中文语词处理机研制成功 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强,用途广,操作简易,每小时可输入上万汉字,对我国推广和普及电子计算机有重要意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1
第1版()
专栏:

林才松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方面获重大突破
中文语词处理机研制成功
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强,用途广,操作简易,每小时可输入上万汉字,对我国推广和普及电子计算机有重要意义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杨建业)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青年科技工作者林才松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支持下,最近研制成功了一种中文语词处理机——FMB微型中文语词处理机。一些专家认为,这种处理机为语言文字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实际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中文信息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它标明我国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方面已经取得重大突破。
林才松研制的中文语词处理机采用“词处理”的原则,建立了智能汉字库和智能词汇库,成功地解决了同音字的问题。它不是采用汉字编码输入,而是采用汉语拼音输入。操作时以词或词组为单位,一般只按每个音节的声韵击键,无需击调号键,每字击键两次;如果是双音节以上的词或词组,不仅无需击调号键,也无需击韵母键;长的词条,几乎每字只击键一次。它的输入速度非常快,大大超过西文计算机的速度,每小时可输入上万汉字。操作者只要基本掌握汉语拼音,粗通普通话,就能使用这种电子计算机。
6月14日,中文语词处理机的这种功能得到了实践的证明。这天,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举办的首届汉语拼音电脑击键速度竞赛在北京举行决赛。决赛就采用林才松研制的这种中文语词处理机来考核输入现代汉语文章的速度和正确率。竞赛参加者用手急速地轻击键盘,电视机屏幕上便显示出所输入的汉字,同时接在输出端上的打字机便把这些汉字打了出来。十名竞赛参加者平均每分钟正确输入汉字一百零五点九三个(已扣除错误部分)。王毓琪、贾守群、张士杰三人分别以每分钟一百一十六点七字、一百一十四点四字和一百一十三点九字的成绩获前三名。
竞赛评奖委员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竞赛的参加者只是在小学时期学过汉语拼音,决赛前每人只经过三天的上机训练,但结果成绩很好,这充分证明了这种中文语词处理机的优越性。他们认为,这种语词处理机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强,用途广,操作简易,它的研制成功,对在我国推广和普及电子计算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有着广阔的开发应用的前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