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柳暗自有花明时——河南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改革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1
第2版()
专栏:

柳暗自有花明时
——河南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改革记
本报记者 徐平
河南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早在五十年代就是一支作风硬、技术力量强、能打硬仗的队伍。可是在“文革”十年中,这个企业共亏损八百多万元,其中最多的一年竟赔了三百二十六万元。
1979年,全公司搞了十七个“创全优工程”改革点。到年底一检查,坚持下来的只有一个。干好干坏一个样,累死不落好,没人肯干。
1980年,河南省建筑行业经济承包试点在该公司三处进行。301施工队包干的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第一中学教学楼,5月1日破土动工,同年8月10日交工。这座二千一百二十四平方米的建筑,质量达到全优,工期缩短六十四天,直接成本比预算下降5.8%,工人奖金每天人均一元四角九分。
第二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省建六公司在全年施工的一百三十多项工程中,谨慎地挑选了四十五项工程,扩大经济包干试验。公司、工程处、施工队、混合作业队层层包干,并规定了完成各种指标后的提奖办法。年底,竣工的二十七项承包工程,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远胜于吃“大锅饭”时,承包工人的奖金也拿得多了。自1980年以来,该公司上缴国家税利,年年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连年创企业最好水平;职工的收入也有了较大提高。
不久前,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公布后,第六建筑工程公司的改革有了新发展,除试行“取消基本工资、搞联产计酬”,“取消奖金限额、搞联税利计奖”等分配办法外,还搞了横向跨行业联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