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发挥智力优势 推动经济建设 浙江大学同产业部门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协作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21
第3版()
专栏:

发挥智力优势 推动经济建设
浙江大学同产业部门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协作关系
本报讯 记者周祖佑报道:浙江大学同一些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部门建立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的科技协作关系,有力地促进了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去年,浙江大学共承担国家和有关省、市的科研任务四百四十多项,有九十九项取得了研究成果。在已鉴定的四十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中,有三十九项已经推广应用或进入生产试验。据统计,在两年来推广的成果中,已有十二项成果使有关部门分别取得了一百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全校参加科研工作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共达一千多人,占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他们建立的科技协作关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层次和形式:一,在学校一级,从一九八一年起,先后同天津市、杭州市和安徽省签订了全面长期的科技协作协议。在两年多时间内,已向天津、杭州两市转让了四十五项科研成果,帮助两市开发了彩色放大机、120全景照像机、利用电液比例技术的新型双色注塑机等一代新产品。二,在系一级与有关产业部门建立新型的科研生产联合体。三,在有关产业部门支持下,围绕校内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方向,建设跨系、跨学科的重点科研基地。四,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成果转让等经常性的广泛的技术服务工作。
在同产业部门开展科技协作的过程中,浙江大学注意把学校学科发展的方向和优势,同产业部门重点产品、重点行业技术进步的规划结合起来,形成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的技术结构,使双方的协作能够长期、定向、稳定地开展。在各种协作中,浙大教师也进一步加强了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弥补了他们在工程技术训练和知识更新速度等方面的不足。一九八三年全校教师取得的科研成果,已比一九八二年增加了三十八项。有十五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属国内首创;还有十五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发明奖或各部委和浙江省的重大科技成果奖或优秀科技成果奖。通过协作,浙江大学也增加了一批经济收益,其中相当部分用于科研手段的更新和实验室建设,为进一步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